隨著氣溫下降,申城秋意漸漸爬上枝頭。在奉賢的鄉(xiāng)村,家家戶戶院中常見的柿子樹已成為這個季節(jié)最動人的風景。枝頭悄然轉紅的果實,為微涼的秋天增添了一抹暖融融的色彩。
10月13日上午,記者走進金匯鎮(zhèn)周家村,村民王國清家院內的兩棵柿子樹格外引人注目。據(jù)王老伯介紹,這兩棵樹是他于1986年親手栽下,歷經(jīng)近四十載光陰,昔日的樹苗已長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挺拔的身姿需人仰望,如傘的樹冠下甚至能擺桌乘涼,成為村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棵柿子樹的品種是很好的,是蘋果柿。”王老伯站在樹下笑著回憶,“種的時候看別人家門前種一棵樹,所以自己家也種??粗稽c點長高長大,現(xiàn)在都可以在柿子樹下面乘風涼了。”這棵大樹不僅帶來了甜美的果實,也承載了他與家人們的日常記憶。
據(jù)了解,這種備受喜愛的“蘋果柿”以其果大肉厚、口感糯甜無核而著稱,削皮即可食用,十分方便。如今,這兩棵柿樹已高達六米,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猶如一盞盞點亮深秋的小燈籠,觸手可及。王老伯摘柿子的動作很輕,他捏著長桿輕輕一轉,柿子便穩(wěn)穩(wěn)落入網(wǎng)兜,再小心地放入籃中,沒一會兒就摘了滿滿一籃。
談及今年的收成,王老伯透露:“今年開花開得不多,果樹有大小年,有一年多有一年少。今年柿子長得算少的,估計只有四五百斤。”對于這些收獲,他心態(tài)豁達,“現(xiàn)在都吃著玩,送送人,大家吃光就好了,反正吃個開心?!?/p>
新鮮采摘的柿子質地堅硬,需要催熟后才能享用。當?shù)卮迕裱赜弥菽浼由w棉被的傳統(tǒng)土法進行保溫催熟,簡單而有效。若不急于一時,完好的柿子也可自然存放一至兩個月。許多村民還會將柿子制成柿餅,以此將這份秋日的香甜保存得更久。
春華秋實,年復一年。這兩棵近四十歲的柿樹,早已超越了果樹本身的意義。它們不僅是季節(jié)的信號、豐收的象征,更是鄉(xiāng)村生活記憶的活載體,以其沉甸甸的果實,溫暖著整個村莊的秋天。
記者:王東
見習記者:阮曉蕓
通訊員:張寒馳(金匯鎮(zhèn))
編輯:何琪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