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10月13日,極星汽車關閉了位于上海前灘L+Plaza的直營門店,這也是其在中國市場的最后一家直營門店。
對此消息,極星方面表示,公司正在戰(zhàn)略性地調整在華業(yè)務模式,以更好地契合中國市場多樣化、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目前,極星在國內采用線上銷售模式。雖然門店暫時關閉,但極星在中國的其他業(yè)務均不受影響,車主的權益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極星是瑞典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于2015年被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沃爾沃汽車收購。該品牌于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2019年先后落成成都生產基地和位于北京的首家極星空間,先后推出極星1、極星2、極星3、極星4四款車型;2020年又設立極星汽車(上海)有限公司。此外在2022年6月,極星還通過SPAC合并于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極星1 極星
然而在中國市場,極星始終未能找準自身品牌與車型在市場中的定位。首款車型極星1于2018年發(fā)售時,售價高達145萬元,對標特斯拉Model S;極星2于2019年上市時,起售價便降至25萬元左右,對標特斯拉Model 3;2023年首款SUV車型極星3上市時,價格再次回到100萬元級別;其后推出的極星4則再度將售價降至30萬元起。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極星作為新興品牌的生存環(huán)境并不樂觀。2021—2024年,極星中國的銷量依次為2048、1717、1100和1864輛。其中在2023年6月,極星與同屬吉利控股集團的星紀魅族成立戰(zhàn)略合資企業(yè)極星科技。極星科技將進一步開發(fā)星紀魅族的Flyme Auto系統(tǒng),并作為極星在中國市場的唯一授權銷售和服務渠道。
然而被星際魅族控制的極星科技,并未使極星的市場表現復蘇。今年4月,極星宣布與星紀魅族終止在華合資業(yè)務,極星科技遂結束運營。而乘聯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其累計銷量僅為126輛。
另一方面,自正式進入中國至2024年,極星在6年時間內更換了6任中國區(qū)負責人,但市場表現仍然毫無起色。今年7月,最新一任極星中國區(qū)總經理吳慧靜也宣告離職。
而在全球范圍內,極星的境況也不容樂觀。2023年,極星全球銷量僅為5.46萬輛,未能達成6萬輛的年銷量目標;2024年,極星全球銷量僅剩4.49萬輛,年凈虧損超過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6億元)。今年上半年,極星全球銷量達到3萬輛,同比增長51.1%,但第一季度的凈虧損仍接近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3億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