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何賽飛,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大宅門》里那個風情萬種的楊九紅,或者《大紅燈籠高高掛》里傲骨與凄楚并存的戲曲名伶。但如果你以為她只是個"有韻味的美人",那就太小看她了。
從越劇到影視的跨界傳奇
何賽飛的藝術之路并不平坦。5歲時父母離異,她與父親相依為命。16歲那年,浙江岱山劇團招生,不僅能學戲還能拿戶口,她憑借兩段戲曲就考上了。
為了站穩(wěn)腳跟,她每天天不亮就開始練功,一年后就從零基礎躍升為大戲《終身大事》的女主角。后來進入浙江小白花越劇團,憑借《五女拜壽》成為"五朵金花"之一,
再被張藝謀選中出演《大紅燈籠高高掛》,正式踏入演藝圈。
真性情的"老小孩"
何賽飛的性格和她的演技一樣有層次感。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時,她像個老小孩一樣說:"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好意思,我都這么大年紀了還這樣。"
面對代拍,她毫不留情,甚至會拿著錘子追著跑,還會搶手機罵"神經病"。
但對正常追星的粉絲,她卻十分溫柔,曾勸邵子恒的粉絲:"該談戀愛的談戀愛,該結婚的結婚,該生孩子的生孩子。"
對戲曲的深情與擔當
雖然在影視圈取得巨大成功,但何賽飛始終自認為是"戲曲人"。她曾坦言,當年是因為在劇團排不上角色才轉去拍戲的。
在《中國梆子大會》上,看到一位優(yōu)秀演員月入1500元還要養(yǎng)三個孩子,她情緒失控:"這樣的藝術家不保護,不給予基本的生存,那要給誰?"
如今,她把更多精力放在戲曲傳承上,甚至會因為學生在課堂上打哈欠而發(fā)火,因為那是對戲曲的不尊重。
愛情與家庭的溫暖
何賽飛年輕時因為太美而"沒人敢追",唯一敢主動追求她的是恩師的兒子楊楠。
兩人1983年相識,婚后楊楠支持她丁克十年,后來兒子出生,還隨了何賽飛的姓。
值得一提的是,何賽飛的父親為了不委屈女兒,在離婚后選擇終身不娶,省吃儉用供她學戲。這份父女情深,令人動容。
魅力的真正來源
何賽飛的魅力,不只是外在的美麗,更是內心的堅韌、對藝術的執(zhí)著和對生活的熱愛。她用四十多年的演藝生涯證明:天賦固然重要,但真正讓人長久記住的,是那份從不放棄的努力。
她就像一杯陳年的黃酒,初嘗溫潤,細品卻有火辣的后勁。這樣有脾氣、有溫度的藝術家,難怪會讓觀眾一直喜愛。
你覺得何賽飛最打動你的是什么?是她的演技、真性情,還是對戲曲的執(zhí)著?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