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白
這件事我不打算再寫的,看完大冰直播的視頻后,還是要繼續(xù)說一說。
大冰直播的時候,說大冰的小屋駐唱歌手龍五昨晚跑去救人了,用手砸了很久車玻璃,手都砸出血了,結(jié)果人還是沒救出來,回去后,龍五自己也哭了。
而后,大冰拿出了現(xiàn)場龍五救人的視頻畫面,
正是成都那晚的電車起火畫面。我看完后也是感到震驚的,震驚于世界就是這么小。
視頻的全文表達,
是大冰知道了這件事,贊助其換琴,支持休假并贈送演唱會門票。
這件事發(fā)展到今日,要不是大冰因為偶然得知了救人者的身份曝光出來,估計就不會有人知道這些救人者是誰了。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xiàn)象,那么大的火,三次爆炸,兩次爆炸的時候三個人還試圖將人拉出來,這承擔(dān)的是巨大生命代價,這種善的光輝也該是成都的一紙名片,事實上昨晚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事發(fā)生在成都,能勇于救人讓人對成都刮目相看。
疑惑的是,不知道為何對于善良的人沒有一點公開信息?
至此,幾個感慨吧!
一是,放在任何時候,這種救人的畫面都會被媒體當(dāng)作正面形象采訪報道的,這一次為何沒有報道,其原因便是媒體也怕得罪人。
看昨天媒體到今日媒體的一些措辭的改變,從某車,到新能源,再到一輛車的模糊,仿佛這件事已經(jīng)成為了禁忌。
二是,昨晚的文章,讀者留言問:為什么避重就輕不說車的品牌,車型?
有好友留言說,說車品牌車型是重?我看你的意圖才是避重就輕。
然后這位讀者回復(fù)說:有問題的品牌,不該被鞭撻嗎?要用百姓的生命為代價支持車企嗎?
老讀友給這位讀者的建議是,可以把木白的文章復(fù)制粘貼一下,然后把車品牌車型寫上去,發(fā)到自己的朋友圈,微博等等。
其實這也是我想說的,對此我不會反對,哪怕不署名,直接說是你的文章我也是非常樂意的。
為何不說品牌,
一個真實的想法,其實我真的不覺得品牌有多重要。首先,即便不說別人也會知道;其次,如果說這個起火打不開門的現(xiàn)象只發(fā)生于這一個品牌,那么品牌是很重要的。這件事最值得叩問的便是斷電后打不開門的安全隱患。很多人說車變形,但燒完的車況可以看到并未有多大的變形,而且三個救人者已經(jīng)用扳手將玻璃敲碎依舊打不開。這個隱患是一個切實存在的問題,無論哪個品牌。
其次也沒有那么道貌岸然,也有現(xiàn)實的因素。
看下面的投訴,僅僅只是發(fā)布現(xiàn)場的視頻就已經(jīng)遭到投訴侵權(quán)。
這也是一種禁忌,但問題是這種禁忌并不會帶來溫和,只會令人反感。當(dāng)然你可以用自己的超能力以及背后的強大權(quán)力將一個個說話的人消滅,像踩死一只螞蟻一樣。我也相信這家企業(yè)有這個能力。
看一眼聰明的寫手,這件事都不會觸碰的,因為知道承擔(dān)的風(fēng)險是巨大的。不得罪具體的權(quán)貴,就是最聰明的做法。
而我,不屬于聰明的那一種。
三是,生命,我昨天說了,即便酒駕的人也有活下來的權(quán)利,他的行為需要批評鞭撻,需要付出法律的代價,但看一眼魔都囡的文章評論區(qū),一路走好,感謝mi,火葬場的費用都給省了的話也說出來了。
酒駕是無恥的危險行為,但作為人基本的體面的是人死了,再大的怨恨也就煙消云散了。
他的命已經(jīng)丟失了,在沒傷害到無辜的情形下,對于死去的人該抱有基本的寬恕,這個寬恕不是給死去的人,而是活下來的。
再看一眼那拼命救人的三個小伙,他們?yōu)楹蔚谝粫r間的反應(yīng)是去救人,如果心里也是感謝MI,省了火化費的想法,那么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將會直接升級為煉獄。
胡錫進昨晚說的那句話沒錯,社會的寬容度越來越低了,這個寬容度逼仄的情形下,每個人需要期許的便是不要成為下一個被圍攻者,不要疏忽大意犯下哪怕一個小小的失誤。因為在這種氣息下,你得不到寬容,迎面而來的是咬牙切齒,好不容易等到一個冤鬼!
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