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據(jù)交通運輸部消息,中國正式對美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以反制美國于當天生效的對中國船舶征收港務費。而在短短一周內(nèi),中國對美發(fā)起的第二波反制,力度完全不比中國在10月9日公布的稀土技術管制弱。看看美國對中國的條例,再看看中國對美國的條例,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中國的條例比他們單純收取港口費更狠。
其中,條例第二條就明確提出,只要是美企持股25%以上的船舶,掛美國旗,美國造出來、在美國有使用權的船,一個不漏全部要繳費才能上岸卸貨。這一招直接戳中美國企業(yè)的痛點,要知道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企業(yè)是絕對難以完全放棄的。要是真的因為交不起港口費,他們的損失將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國宣布對美對等征收港務費前,特朗普政府連續(xù)放軟話,先是特朗普再10月12日稱不會取消中美會晤,之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于10月13日又在接受??怂剐侣劸W(wǎng)采訪時表示,對華100%關稅不一定會加征,目前雙方關系仍保持良好,溝通渠道已重新開放。
那么,為何美國態(tài)度變化如此之快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美國雖然不造船,但是美國資本在全球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的海運上有巨大的隱性投資,美國資本控股超過25%的跨國企業(yè)不在少數(shù),想要完全規(guī)避中國加征的港務費幾乎不可能;第二個原因是,受制于中美互相加征關稅,美國企業(yè)的利潤空間本來就不大,如今一噸就要增加400元,而且這個數(shù)額是在逐年上漲,到2027年要漲到880元,數(shù)字挺吉利。只是,這樣的數(shù)額對美國運輸業(yè)和制造業(yè)來說,是晴天霹靂。
若是放棄中國港口,去東南亞、中東港口,再轉運到中國市場,航運業(yè)承受不住,直接增加20%以上的成本,利潤薄弱誰還干下去?
一談到利潤,那美國的企業(yè)率先炸鍋,之前是美國單方面收取對中的停泊費,熬一熬還能運營下去?,F(xiàn)在雙方都要收取,他們夾在中間不是成夾心餅干?原材料價格要上漲,運輸出去售賣還要漲成本價,利潤幾乎被壓榨完了,企業(yè)無法運營。
中國這一波反制,對特朗普來說確實有些心肝疼,有一種他越賣力,合作商卻跑得越遠的既視感。說白了,誰都想要找個靠譜的合作商,美國什么狀態(tài),各國都清楚,能夠規(guī)避的風險,為什么不去規(guī)避?
縱觀此次中國的對美反制舉措,第一波反制是“重金屬原材料管控”,第二波反制則變成船運,雙管齊下,美國想不退讓都難。前幾年,單邊霸權還能偽裝成為“正義一方”,提出所謂的“行業(yè)保護”,現(xiàn)在特朗普上位是裝都不裝了,直接對中國下毒手。
國際社會都看在眼里,美國在全球的信任值已經(jīng)下滑到冰點,連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還談什么“大國”。
而特朗普那句“不必為中國擔心,一切會好起來”,更像是對自己說的,而非對中國所說。美國從始至終都不是想要幫助中國,而是打壓中國,再狡辯都無法掩蓋事實。
萬斯曾說過,他們會有比中國更多的底牌,若是他們真的有強大的底牌,怎么可能中國一出手反制,他們就立即服軟?
如此急促的表態(tài),無疑是在對外宣告,他們的經(jīng)濟走到臨界點,若是再打下去,注定會失控。
中國已經(jīng)明確表態(tài),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希望特朗普不要錯失這個機會,應該更多的為美國人民考慮,而不是為一己之私,和他那個放不下的所謂“贏學大師”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