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厲害一些?千百年來,人們?yōu)榇藸幷摬恍荨?/strong>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丞相能把司馬老賊耍得團團轉(zhuǎn),但是小說里的情節(jié)終究不能代表歷史人物的實力。
拋開演義故事不談,諸葛亮和司馬懿哪個更厲害一些?
正史中的兩人究竟是什么水平?
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而司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要是只論歲數(shù)的話,諸葛亮還得叫司馬懿一聲“兄長”。
司馬懿不光是歲數(shù)比諸葛亮大一些,他的出身也比諸葛亮要好。
司馬家雖然不是“四世三公”,但他們家也算得上是“官宦世家”了。
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在漢安帝時期當(dāng)過征西將軍;
司馬懿的曾祖司馬量,當(dāng)過豫章太守;
司馬懿的祖父司馬儁當(dāng)過潁川太守;
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擔(dān)任京兆尹。
司馬防不僅官大,而且還很有學(xué)問,他有八個兒子,個個出人頭地。
因為他們的表字中都有“達”字,因此他們八兄弟被稱為“司馬八達”。司馬懿字“仲達”,這說明他在家里排行老二。
盡管司馬懿不是家中長子,但來來往往的賓客依然很看重他,喜歡與他結(jié)交。
尚書崔琰來司馬家拜訪司馬懿的大哥,而他一眼便看出司馬懿絕非常人。
他曾告誡司馬伯達:“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p>
南陽太守楊俊向來以知人識人著稱,他看見司馬懿之后,也說司馬懿是“非常之器”。
有這么多大人物給司馬懿打廣告,司馬懿的名氣一下子就傳了出去,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知道這位英才少年。
不過,司馬懿的人氣高了之后,也會給他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有個叫周生的人看不慣司馬懿,于是他帶著兄弟們要找司馬懿的麻煩。
司馬懿有個朋友叫胡昭,他得知此事后,急忙去攔著周生,希望他們能放司馬懿一馬。
一開始的時候周生還不樂意,但是胡昭為了保護司馬懿,想盡了辦法,最后甚至愿意“一命換一命”,用自己的死換司馬懿的生。
周生被胡昭的情義感動,放棄了除掉司馬懿的計劃。
司馬懿的“開局”可以說是非常順利,而諸葛亮那邊可就沒這么好了。
諸葛家雖然也有人當(dāng)官,但還不算是“世家”。
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當(dāng)過漢元帝的司隸校尉,之后就再沒人做過官了,一直到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這一代,他當(dāng)了泰山郡丞。
諸葛亮3歲時就失去了母親,8歲時又失去了父親,他只能投奔叔叔諸葛玄。
諸葛玄是袁術(shù)的手下,他被袁術(shù)任命為豫章太守。
但是按照朝廷的安排,豫章本不屬于袁術(shù),他也沒有資格任命豫章太守,真正的豫章太守應(yīng)該是朝廷任命的朱皓。
朱皓強行取代了諸葛玄后,諸葛一家無處可去,只好去荊州投奔了劉表。
直到此時,諸葛亮依然是籍籍無名,與年少成名的司馬懿相比,諸葛亮簡直太普通了。
公元197年,諸葛玄也去世了,諸葛亮徹底沒了長輩。不過此時的諸葛亮已經(jīng)成年了,能自己生活了,諸葛玄走的時候也不至于太擔(dān)心。
諸葛玄死后,諸葛亮歸隱臥龍崗,只與好友來往。
前期的兩人差距十分明顯,司馬懿出身名門世家,被無數(shù)名人點贊,成為了當(dāng)時有名的少年英才。
而諸葛亮三歲喪母,八歲喪父,跟著叔叔諸葛玄一路顛沛流離,最終來到了荊州,沒人在乎他這個外來人。
盡管開局不利,但諸葛亮并未放棄學(xué)習(xí),機會總是留給有準(zhǔn)備的人。
司馬懿雖然名聲在外,但奈何時局動蕩,他也不方便出來做官。公元201年,曹操已經(jīng)控制了漢獻帝,東漢大權(quán)盡歸曹操之手。
司馬懿不喜歡曹操這個篡漢之輩,因此他并不想到曹操手底下做官,可是他名聲在外,他不想去,曹操卻要派人來請他。
為了不當(dāng)反賊,司馬懿在家中裝病,一副下不了床的樣子。
曹操見他這個樣,也就沒有強求,但是曹操并沒打算就這么放過他。
公元208年,曹操當(dāng)了丞相,他又派人到司馬懿家里去“請”人,這一次曹操直接下了死命令:司馬懿要是再裝病,就直接送進大牢。
司馬懿沒辦法,只好出來當(dāng)了官。雖說曹操費勁將司馬懿請了出來,但是他并不是要司馬懿幫他治國,而是讓司馬懿幫他教兒子。
司馬懿剛出山時是曹沖的老師,后來曹沖死了,司馬懿就跟了曹丕。
司馬懿當(dāng)了曹丕的家教后,曹丕的成長“肉眼可見”,曹操很高興。
但是在高興之余,曹操也有點擔(dān)心,因為他覺得司馬懿這個人太厲害了,而且還有“鷹視狼顧”之相,曹丕將來可能壓不住他。
因此,曹操特意叮囑曹丕,不要輕視司馬懿,同時曹操也在盡力排擠司馬懿,讓他作為一個邊緣謀士,故意不重用他。
而諸葛亮這邊,他在臥龍崗上隱居期間,只和自己的好友來往,只有這幾個人知道他的才華。有人勸他出去做官,但是他一直不愿意。
一直到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肯出山。
雖說劉備當(dāng)時的情況比較慘,但諸葛亮也沒嫌棄他,而是一直幫著劉備辦事。
劉備和諸葛亮屬于互相成就,若沒有劉備的信任和重用,諸葛亮也不會這么厲害,若諸葛亮沒有真才實學(xué),劉備也不可能三分天下,與曹操孫權(quán)同臺競技。
諸葛亮出山后,一直在推進自己的“隆中對”計劃,計劃進行得很順利,直到襄樊之戰(zhàn)爆發(fā)。
襄樊之戰(zhàn)開始后,曹操急得焦頭爛額,關(guān)羽實在太厲害了,根本擋不住。
就在曹操準(zhǔn)備遷都避禍的時候,司馬懿站了出來,他建議曹操去聯(lián)合孫權(quán),一塊兒對付關(guān)羽。
曹操覺得可以試一下,于是便派人去了東吳,這是他第一次采用司馬懿的計策。
司馬懿這條計策給曹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襄樊守住了不說,還把關(guān)羽給殺了,關(guān)羽死了之后,蜀漢和東吳之間的關(guān)系又破裂了。
如此一來,諸葛亮三分天下的計劃不得不作出讓步,他和劉備商量后決定,先只占有益州,其他地方以后再說。
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即位后馬上受禪稱帝,劉備自然也不甘落后,馬上也稱了帝。劉備稱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討伐東吳,一是給二弟三弟報仇,二是要奪回荊州。
可惜這次出兵諸葛亮沒去,劉備遭遇大敗,不久后病逝。
劉備臨死前,將蜀漢的未來托付給了諸葛亮。
自此之后,諸葛亮一邊處理蜀國內(nèi)政,一邊準(zhǔn)備北伐出征,作為蜀漢的軍政一把手,諸葛亮身上的擔(dān)子太重了。
蜀漢繼承人劉禪不頂用,事情都得由諸葛亮來做。
而司馬懿那邊,曹丕當(dāng)了皇帝之后,司馬懿就剩下享福了。
他過的是諸葛亮想都不敢想的清閑日子。
諸葛亮在如此勞累的情況下,依然能把兩頭顧好,他的水平明顯比司馬懿高多了。
但是,這樣做是要付出代價的,諸葛亮拼了命地工作,付出的代價當(dāng)然是他的壽命。
盡管司馬懿不如諸葛亮,但他根本不用勝過諸葛亮,只要拖時間就行了。諸葛亮這么拼命,他死得肯定早。
而事實也確實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才年過半百,身體就已經(jīng)不行了,司馬懿明明比諸葛亮還要大一些,但是看起來倒是他顯得年輕。
盡管諸葛亮總是能把司馬懿擊退,但可惜他沒能熬過司馬懿。
那年的五丈原上,如若諸葛亮能多活幾個月,最后的結(jié)果肯定不會是現(xiàn)在這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