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奇觀都站在山巔,也有一些,躺在群山之間,睡成一種極致的震撼。
粵閩贛交界的南臺臥佛山,從空中俯瞰,一尊天然臥佛橫亙山林之間,仿佛天地用億年時光塑出的一場“靜”,仰天長笑,眼角藏霞。
不是人為造景,而是大地自己的作品。
它不喧嘩,不炫技,只用一副不可復(fù)制的姿態(tài),安靜驚艷著來者。
這里不在流量高地,也不在通稿中出現(xiàn)。平遠縣石正鎮(zhèn)——聽名字就知道,它不熱。
但偏偏在2021年,它成了國家AAA級景區(qū)。理由也簡單:臥佛太大,大到不可能被忽視。
這尊臥佛橫跨廣東與江西,佛身在梅州,佛足已然踏入尋烏。整整5200米的山體走向,一筆一劃仿佛被誰故意雕琢過。
但地質(zhì)學解釋得再合理,也解釋不了一種人類共感的震撼:那是高達近千米的佛像,無需任何語言解釋,只需抬頭一眼。
更妙的是傍晚那一刻,夕陽正好落入佛口,霞光從佛身緩緩灑下——這就是“臥佛含丹”。
登山入口沒有浮夸的牌樓,是一座免費大停車場加接駁巴士。沒有商販圍堵,也沒有吆喝聲。一上山,就被丹霞巖的赤色包圍,紅得像時間燃燒過。
云梯玻璃棧道是第一道門檻。兩種說法,一說長218米,一說188米,落差始終是88米。但不管是多少,腳一落上去,心就懸了起來。
腳下是崖,旁邊是風,身前是空——全憑勇氣走完,收獲的才不只是照片。
接著是天空之鏡。不比網(wǎng)紅地的清淺復(fù)制,這一片鏡面平臺真的是高山之巔。拍照的人排著隊,云影在鏡子上緩緩游動,有風吹來,鏡面起漣漪,像極了湖中做夢的天空。
再往上,是金頂佛手,金色巨大掌紋像托著山城。站在掌心往下望,平遠縣城縮成模型。
天晴時通透如洗,起霧時腳下全是云海。有人拍照留念,有人靜靜站著發(fā)呆。那是一種“被世界輕輕舉起”的感覺,不用語言。
若要調(diào)劑氣氛,懸崖秋千和森林小火車就是那種“輕巧的快樂”。前者是尖叫的出口,后者是童心的補丁。孩子在林間笑,大人也樂得當一回小孩。
不需要很久,這里的游覽節(jié)奏剛好是“慢一拍”的一日:上午云梯、佛手、天空之鏡,下午秋千、火車、一線天,最后傍晚回到臥佛最妙的角度,等一場“臥佛含丹”的落日。
要是不急著走,山上還有一家叫云上山居的懸崖民宿。溶洞風格的房間、大片玻璃窗面對星空云海。夜晚睡在這山里,風聲替代鬧鐘,空氣里沒有城味,只有山味。
南臺臥佛山?jīng)]有濃墨重彩的宣傳語,也沒有瘋狂營銷。
它甚至連景區(qū)的門票都常年優(yōu)惠,不搶游客,不卷風頭。
它只躺在那里,安安靜靜,五千多米,一動不動,但仿佛每一個風吹草動,都是它在開口說話。
云從丹霞縫隙穿過,佛在山體中睜眼微笑。
不為熱度所擾,不為數(shù)據(jù)所動,這尊臥佛,是山的深情,是天地寫給人類的一首慢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