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人拍到他過中秋的視頻,誰也不會想到,馮鞏這個家喻戶曉的笑星,居然是親自拎著行李,回到天津一個老小區(qū)看望哥哥,廚房油煙滾滾,菜是自己炒的,房子還斑駁掉皮。
他大哥的住所,既沒有電梯,也不是新房,走廊窄得一轉(zhuǎn)身都費勁,可這群兄弟姐妹站在門口嘮嗑、相互攙扶,那股子親情味,比什么豪宅都溫暖。
現(xiàn)在的馮鞏過得怎么樣?
一、出身不低,卻從泥地里爬出來
說起來,馮鞏的家庭背景可不簡單。他的太爺爺叫馮國璋,曾是歷史上的一號人物,正兒八經(jīng)的軍政高層。到了父輩,也多是搞科研、當(dāng)官的。按理說,這種出身的孩子,走仕途不成問題。
偏偏馮鞏,從小就不按套路出牌。
別人家的孩子背《新華字典》,馮鞏在家對著鏡子學(xué)說相聲。家里雖然窮,兄弟姐妹又多,但他那張嘴就沒閑著,逗得滿院子鄰居都樂呵。
小時候家境不寬裕,屋子漏風(fēng),冬天用報紙糊窗子,做飯還得去鍋爐房撿煤核。他媽一個人養(yǎng)活一家八口,日子過得緊巴巴,但他沒埋怨過,反倒覺得“接地氣”也挺好。
13歲那年,馮鞏在文藝匯演上模仿馬季說相聲,誰知道真把馬季本人“說來了”。一看苗子不錯,馬季當(dāng)場表示要收他做徒弟。
可問題來了,馮鞏的家庭背景太顯眼,文藝團體政審一關(guān)就把他卡住了。別人一畢業(yè)就進團,他在工廠拉過車,當(dāng)過兵,練相聲只能靠晚上摸黑自己背。
直到1986年,他登上春晚,一口天津話、一肚子段子,把全國觀眾都逗樂了,才算徹底打了個翻身仗。
二、結(jié)婚幾十年,妻子沒露臉,感情穩(wěn)定
很多人不知道,馮鞏成名這么多年,幾乎從沒公開曬過老婆。但這段婚姻,卻是圈里出了名的穩(wěn)定。
他的妻子叫艾慧,是他早年的“老同學(xué)”。兩人當(dāng)年在排練節(jié)目時熟識,一個專注演出、一個沉穩(wěn)內(nèi)斂,沒什么浪漫橋段,感情卻細(xì)水長流。
剛結(jié)婚那會兒,馮鞏還在四處跑場子演出,沒多少名氣,也掙不到幾個錢。艾慧沒有一句抱怨,白天上班、晚上帶娃,把家里打理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
馮鞏成名之后依然很忙,一年見不了幾次,但他從不忘帶禮物、打電話、回家做飯。他說:“家里的事,老婆說了算!
兩人育有一子,如今兒子也早就結(jié)婚生子,搞的是計算機工作,屬于標(biāo)準(zhǔn)的技術(shù)男,沒走老爸的相聲路。
馮鞏很開明,從不逼孩子繼承“相聲衣缽”,反而常笑著說:“我現(xiàn)在跟兒子學(xué)電腦!
孫子一出生,馮鞏樂得整天圍著轉(zhuǎn),鄰居都說他是“帶娃模范爺爺”。
三、大哥馮信:住老舊房、做人厚道、長得越來越像馮國璋
馮鞏的大哥馮信,跟他一樣,是個不張揚的人。
馮信年輕時也在商界混過,懂點經(jīng)營,會做買賣,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可現(xiàn)在的他,住在天津一處幾十年的老小區(qū)里,墻面起皮,走道昏暗。有人看了都問:“怎么沒換個條件好點的房?”
但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就是這樣的人——能將就,不折騰,不貪圖排場。
每年馮鞏回家過節(jié),都一定先到大哥家報到。不坐餐廳、不請大廚,自己換上圍裙炒幾個家常菜,魚、豆皮、涼拌菜,簡單但熱乎。
他一邊炒菜一邊說:“小時候哥給我做飯,現(xiàn)在輪到我照顧哥!
飯桌上,馮鞏、大哥、姐姐三人頭貼頭合影,網(wǎng)友一看驚呼:“一家人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碧貏e是馮信,五官、氣質(zhì)都像極了他們的太爺爺馮國璋,連馮鞏當(dāng)年演馮國璋時,妝造參考的就是大哥的臉型。
更巧的是,馮鞏和馮信陰歷生日還在同一天。每次生日一到,馮鞏都把大哥放在第一位慶祝,說那是“咱哥的日子”。
四、沒了父母,兄妹之情還在繼續(xù)延續(xù)
馮鞏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爸媽不在了,哥哥姐姐就是家的方向。”
很多人年紀(jì)大了,兄弟姐妹慢慢也不來往了,見一面都難。但馮鞏不一樣,哪怕工作再忙,他都會抽空回家看看哥哥姐姐。
清明掃墓他帶著全家?guī)资诨乩霞壹雷妫仃柟?jié)跑去養(yǎng)老院看望三姨,中秋節(jié)親自下廚陪兄姐吃飯,一家人坐小板凳、用搪瓷碗喝湯,既不像明星,也不像富人,卻像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家的晚輩。
這才是“孝”與“情”。
在那個小廚房里,馮鞏彎著腰炒菜的身影,不是表演,而是他心里裝著親人的證明。
大哥馮信沒開口,眼里卻滿是欣慰。
姐姐馮幸耘雖然年紀(jì)大了,但那種對弟弟的寵溺,仍在。
五、沒春晚也精彩,“樸素馮鞏”依舊活躍
有人說,馮鞏離開春晚后就“消失”了。
其實并沒有。他換了一種方式繼續(xù)陪著觀眾。
在抖音上,馮鞏拍短視頻,教人包餃子、曬家種的菜、給徒弟拍搞笑段子。他不追熱點,不玩流量,但粉絲卻比不少流量明星還多。
他的“豪宅”也被曝光過,不是金碧輝煌,是一個帶陽光房的小院,屋里堆滿了生活用品,還有點“復(fù)古感”。
花園不是種花,是種黃瓜、豆角、西紅柿。有人說他“太接地氣了”,馮鞏卻笑說:“吃自己種的,踏實!
他拍視頻的時候,徒弟們輪番上陣——賈玲、白凱南、曹隨風(fēng),一個個都在他的提攜下慢慢長大。
馮鞏說,能幫徒弟站穩(wěn)臺,就是最好的傳承。
六、結(jié)尾:
如今的馮鞏,68歲,頭發(fā)花白,眼袋明顯,卻依舊站得直、笑得真。
他不是站在舞臺上的巨星,卻活成了很多人心中最溫暖的那種親人:有話聊、講情義、肯付出。
他的大哥馮信,雖然住著舊樓房,卻被全家人簇?fù)碇,晚年安穩(wěn)又幸福;馮鞏沒選擇給大哥換大house,而是選擇年年陪伴——這就是他們家的方式。
日子樸素,人心熱乎。
的確,臺上他是笑星,臺下他是家人。在名與利之間,他選了“踏實”;在光鮮和真實之間,他選了“真心”。
馮鞏和兄姐擠在破廚房吃飯的畫面,比任何舞臺燈光都動人。
他沒說“我想死你們了”,但觀眾卻想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