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伏案后肩頸僵硬、起身困難,久坐導致腰背酸脹、彎腰費力,體內濕氣重引發(fā)身體沉滯、精神不振,偶爾關節(jié)疼痛還會影響日常活動——面對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困擾,河北大學附屬邯鄲明仁醫(yī)院胸普泌尿外科的護理專家今天為我們介紹傳承千年的中醫(yī)外治法“拔罐”,它或許能幫你有效緩解這些不適。
中西醫(yī)視角下的拔罐原理
從中醫(yī)角度看,人體體表是“經絡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如同網(wǎng)絡,連接著臟腑與體表,是氣血輸送的關鍵通道。一旦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身體便會出現(xiàn)疼痛、酸脹等不適,即“不通則痛”。而拔罐作用于體表,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讓身體恢復平衡。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拔罐通過負壓作用,會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這種變化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改善組織供氧與營養(yǎng)供應。同時,它還能刺激神經末梢,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功能,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消除疲
什么是拔罐
拔罐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醫(yī)外治方法。它借助罐具,常見的罐具有玻璃罐、竹罐、陶罐等。操作時,通過燃燒、抽吸等方式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具吸附在人體特定部位,如肩頸、腰背、四肢等處的皮膚上。這種負壓作用如同給身體“打通通道”,能刺激局部穴位和經絡,促進氣血流通,起到活血化瘀、散寒除濕、消腫止痛、緩解疲勞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因氣血不暢、寒濕阻滯引發(fā)的多種身體不適。
拔罐的益處
1.緩解肌肉酸痛。長期久坐、運動勞損或姿勢不當,易致肌肉緊張僵硬。拔罐利用負壓吸附刺激肌肉,可放松緊張的肌肉纖維,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肌肉酸痛。尤其對肩頸、腰背酸痛,效果顯著,能讓身體恢復輕松狀態(tài)。
2.排出體內濕氣。潮濕環(huán)境、不良飲食習慣,易使?jié)駳庠隗w內堆積,導致身體沉重、精神萎靡。拔罐能讓局部皮膚充血,加快代謝,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濕氣,改善身體沉重感,讓人恢復清爽活力。
3.改善血液循環(huán)。拔罐形成的負壓會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為細胞提供更多氧氣和營養(yǎng),同時帶走代謝廢物,讓身體循環(huán)更順暢。
4.減輕關節(jié)不適。對于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jié)疼痛、僵硬,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老寒腿等,拔罐能散寒除濕,疏通關節(jié)周圍經絡,緩解關節(jié)疼痛,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
5.舒緩身心疲勞?,F(xiàn)代生活壓力大,人們常感疲勞。拔罐不僅能緩解身體酸痛,還能刺激神經末梢,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放松身心,緩解精神緊張。
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防風,觀察皮膚反應,控制拔罐頻率與時間。孕婦、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不宜拔罐。當身體出現(xiàn)酸痛、沉重等信號時,不妨嘗試拔罐,給身體做一次“深度放松”,享受輕松健康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