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田中和久不少外國友人時常問我,“如今的日本,是否正走在右傾化的道路上?”對此,我常常以一個“公案”式的禪機妙答來回復:既可以說已然右傾,也可以說尚未如此。
在10月初舉行的自民黨領導人選舉中,高市早苗獲勝。在更早一些時候的參議院選舉中,參政黨打著“日本人優(yōu)先”等排外主義的口號異軍突起。與此同時,對安倍晉三政權“修正主義史觀”明確說“不”的首相石破茂,卻被迫請辭。倘若只從上述現(xiàn)象來看的話,日本社會的確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右傾。
但另一方面,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已生變數(shù),而石破茂支持者的聲音并未因其表明辭意而隨之湮滅。多家民調顯示,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盡管一直沒有超過不支持率,但這一數(shù)字在自民黨參議院選舉慘敗后卻開始穩(wěn)步回升。更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的群眾基礎超過自民黨的群眾基礎,這一現(xiàn)象在日本政壇前所未有,連組織民調的媒體都難以解釋。將這些因素納入考量,又很難斷言日本民意已經(jīng)走向了右傾化。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石破茂雖然長期對安倍晉三的政治路線持不同看法,但石破茂本人其實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保守派政治家”。在日本語境中,“保守派”往往被視作“右派”的代名詞。石破茂自詡“防務發(fā)燒友”,早在2002年就曾在國會發(fā)言表示,他不贊同“義務兵役制違背憲法”的觀點。2020年,石破茂在談及核能政策時更言,“(讓日本)具備‘必要時隨時都能擁有核武器’的能力,很值得去討論”。不過,石破茂內閣在去年10月成立后不久,即以內閣決議的形式通過了一份答復書,明確指出“無論平時還是戰(zhàn)時,依據(jù)憲法規(guī)定的宗旨,不能允許義務兵役制”。同時,這份答復書還強調了“日本政府將一如既往奉行‘非核三原則’”,意味著日本政府會延續(xù)在相關領域的既有路線。但是,石破茂其人的保守底色并未改變,這樣一位本應屬于“保守本流”的政治家卻被很多日本人寄予厚望,對抗以舊安倍派為代表的右派。由此觀之,本應屬于保守本流的石破茂,如今看起來不那么像右翼了,正說明日本社會的輿論圖譜已經(jīng)整體向右大幅偏移。
那么,曾經(jīng)被視為“自由派”的左翼,如今又去了哪里呢?在現(xiàn)實社會中,左翼人士變成“網(wǎng)絡右翼”的例子不勝枚舉。事實上,許多自稱“自由派”的人,恐怕只是在輿論浪潮中隨波逐流的附庸罷了。某代表性左翼自由派雜志的前主編就指出,“日本社會本來就沒有什么思想,一旦多數(shù)人流向右翼或左翼,整個社會就會一哄而上。”他非常擔憂地表示,“現(xiàn)在或許還不至于,但如果法西斯主義者(如參政黨)順勢而起,民眾可能會一股腦地倒向他們,那時的日本將會變成一個可怕的社會?!?/p>
近30多年來日本經(jīng)濟低迷,國力嚴重衰退,國內籠罩著強烈的閉塞感和對未來的迷惘感。不少日本民眾為了緩解內心的不安,在言語上開始轉向強硬,并與那些言辭強硬的右翼口號產(chǎn)生共鳴,這股情緒成為許多民粹主義者的“能量源泉”。回顧小泉純一郎政權、大阪的橋下徹、東京的小池百合子、民主黨政權、“維新旋風”,以及自2012年持續(xù)8年的安倍政權,再到當下參政黨的崛起,近年來的這些政治現(xiàn)象都與民粹主義高度契合。事實上,正是那些人數(shù)不占優(yōu)但嗓門很大的群體,左右著日本的政治面貌和社會氛圍。那些企圖蹈襲覆轍并再撈一把民粹主義紅利的在野黨,以及被民粹虛張聲勢嚇倒而只說一些場面話的媒體,也都可以算是造成日本社會畸變的共犯。
日本社會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激蕩狀態(tài)。石破茂的黯然退場,會將這股民意導向何處?歷經(jīng)此番挫折的公眾情緒,會不會又在某個節(jié)點再爆發(fā),或被指向更扭曲的深淵?這些問題還在等待答案。至于日本社會究竟會更加右傾,還是繼續(xù)陷于民粹主義的混亂之中?遺憾地說,我迄今仍未找到足以支撐樂觀未來的根據(jù)。(作者是日本媒體人,本文由浙江外國語學院徐偉信翻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