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藝術表演,直接端掉一個地方的權力核心。
你估計也刷到過那個視頻,青藏高原,大白天,背景是壯麗的雪山,一團團煙花“嘭”地在天上炸開。場面是真好看,又震撼又有點不真實。
但刺激的來了,就這幾分鐘的絢爛,快把一個縣的領導班子給“炸”沒了。
縣委書記和縣長都免職、立案,環(huán)保局長也跟著下臺。
就在10月15日,官方調(diào)查結果出來了:土壤草氈層結構造成破壞,破壞面積15.29畝;煙花殘留物、塑料碎屑等清理不徹底;煙花燃放產(chǎn)生的瞬時強光與巨響對野生動物造成了短時驚擾。
所以,到底是藝術玩過了火,還是有些人的算盤打錯了地方?這煙花背后,到底藏著什么?
這事兒要看明白,得先聊聊蔡國強。
他在藝術圈的地位,大概就跟張藝謀在電影圈差不多,絕對的頭牌人物。哪個地方要是能請他來搞個作品,基本等于拿到了一張免費的國際宣傳門票。
為什么?
08年奧運會開幕式“大腳印”煙花,就是他做的;2022年冬奧會閉幕式,他還是視覺藝術總設計。
他搞的這種,叫大地藝術,簡單說,就是藝術家不愛在畫廊里待著了,跑出來把整個地球當畫布。
這套國外藝術家做的很多,比如用布把德國的國會大廈包起來,或者在公園里立幾千扇門。
但人家玩這個,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手續(xù)得走很多年,就是為了確保合法合規(guī)。
那蔡國強這次怎么就出事了?
幾個點撞一塊兒了。
首先,地方不對。
那可是青藏高原,國家劃出來的“生態(tài)脆弱區(qū)”,一草一木都有人盯著。
其次,陣仗太大。
一個頂級藝術家,一個鄙視鏈頂端的品牌,流量拉滿的同時,也等于把自己放在了放大鏡下,一出問題,反噬也加倍。
最關鍵的是,現(xiàn)在的風向變了。
整個社會對環(huán)保這根弦繃得特別緊,以前那種“先污染后治理”的老黃歷,早就行不通了。
所以你看,這哪兒是什么單純的藝術事件。
這就是頂級的藝術光環(huán)、急著要流量的商業(yè)品牌、還有背后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官員,三方一起在國家的生態(tài)紅線面前,來了次集體“眼瞎”。
為什么地方審批的時候「睜眼瞎」了?
這事兒其實拆開看特有意思。
首先,這像一盤三方都以為自己穩(wěn)贏的棋。
始祖鳥要的是什么?一個“封神”的故事。
把自己的logo跟蔡國強、青藏高原綁在一起,這比花多少廣告費都管用。
它在告訴自己的客戶群:“我們玩的東西,是你們向往但夠不著的層次?!?/p>
當?shù)卣??更是撿到寶了?/p>
往宏大了說,一個偏遠小縣城,怎么才能讓全國知道?蔡國強的煙花就是條捷徑,背后跟著的就是旅游、投資這些實打?qū)嵉暮锰帯?/p>
往微觀了說,現(xiàn)在各種領導都被立案了,背后有沒有利益勾連的貓膩,很引人遐想。
而蔡國強本人,也得到了一張獨一無二的畫布,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青藏高原搞事情的。
品牌有了格調(diào),地方有了名氣,藝術家有了舞臺。
這個局里,好像人人都賺了。
但他們偏偏都假裝看不見一件事:環(huán)境成本。
草原被燒了誰來修?潛在的生態(tài)風險算誰的?
這些爛攤子,他們心照不宣地甩給了“社會”。
結果事情鬧大了以后,官方調(diào)查結果一出來,直接把賬單拍了回來,這個看似完美的局,當場就崩了。
其次,就是所有人都被“光環(huán)”給晃暈了。
一個“頂級藝術大師”,一個“戶外奢侈品”,這兩個標簽放一塊兒,勁兒太大了。
當?shù)毓苁碌娜?,估計當時腦子里就一句話: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xiàn)在各地都在搞各種文旅項目。
從淄博燒烤、村超比賽開始,到今年國慶期間景德鎮(zhèn)的雞排哥,這些都是成功案例。
有案例,就讓各地政府都有點小期望,自己也能紅一波。
在這種“建功立業(yè)”的沖動下,什么規(guī)矩、流程,估計都成了可以“特事特辦”的東西。
說實話,一個能讓你一步登天的機會砸過來,沒幾個人能保持冷靜。
最后,這更像是一次地方管理的“隨堂測驗”,結果考砸了。
這件事把一個問題掀開了:在巨大的“發(fā)展”誘惑面前,一些地方的決策程序到底有多脆弱?
所謂的規(guī)章制度,在“一把手”想出成績的念頭面前,好像沒什么用。
總覺得先把名氣和經(jīng)濟搞上去,其他問題都能往后放放。
但這次的煙花炸完,官員落馬,信號已經(jīng)再清楚不過了。
“生態(tài)保護”這四個字,現(xiàn)在不是文件里的口號,而是懸在每個人頭頂?shù)囊话褎Γl碰誰完蛋。
所以說,這場煙花真正的“炸點”,根本不在天上,而在地上。
它炸碎的,是一些人心里頭“藝術最大”的傲慢,“品牌無所不能”的幻覺,還有“為了政績可以不守規(guī)矩”的僥幸。
這事兒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在中國,不管你搞商業(yè)還是搞藝術,都得在一個更大的框架里玩。
今天,這個框架里最硬的一條杠,就是“生態(tài)”。
誰不當回事,誰就出局,不管你名氣多大。
我猜,接下來幾年會有幾個變化:
第一,品牌再想去國家公園、保護區(qū)搞事情,基本沒戲了。
品牌市場部門里面最好塞幾個做風控的人,地方政府除了算經(jīng)濟賬,還得配個懂政策和環(huán)境的專家。
第二,以后辦大型活動,最牛的公司可能不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而是最懂怎么把所有審批流程跑明白的合規(guī)大師。
第三,藝術家們可能也得換個玩法了。
那種改造自然、耗費巨資的大場面,空間會越來越小。大家可能會琢磨怎么用更輕巧、更環(huán)保的方式,或者干脆在虛擬世界里去搞創(chuàng)作。
挺有意思的,對吧?
一場遠方的煙花,最后照亮的,其實是我們每個人心里那條關于敬畏和守護的線,到底該畫在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