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張、王兩家小財主,合用一個大門,每天兩家人從一個大門里出出進進。
按理說,兩家應(yīng)該相處得非常和睦融洽,但這兩家人一家比一家吝嗇,一家比一家摳門,經(jīng)常摩擦不斷。
話說兩家的營生,張財主靠收地租,剝削佃戶為生。家有兩個兒子,很是有才,相繼考取了秀才。
而王財主則靠養(yǎng)叫驢,給別人的草驢配種為生。家里僅有兩位千金,雖說不能考取功名,但卻長得如花似玉,人見人愛。
張財主時常嫌棄王財主的職業(yè),明里暗里嘲笑王財主沒有兒子,顯擺自己的兩個兒子有出息。
王財主面對張財主的戲弄,只能忍氣吞聲。心里總暗暗想著報復(fù)張財主的法子,但苦苦一直沒有找到機會,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
轉(zhuǎn)眼間,春節(jié)到了。
張、王兩家財主按照往年的慣例,在共用的大門上各貼上一半春聯(lián),誰也不愿意吃虧,把另一半也給貼上。
張財主為了炫耀兩個兒子都是秀才,在春聯(lián)上寫道:兄秀才,弟秀才,兄弟皆秀才。并命人牢牢地貼在了門框上。
王財主看了,氣不打一處來。
于是,他忍痛花了十兩紋銀,請來了一個教私塾的先生,專門請先生也寫寫春聯(lián)氣氣張財主。
私塾先生來到王財主家,看了看張財主寫的春聯(lián),著實感受到了張財主的囂張氣焰。
于是,私塾先生下定決心要幫王財主一把,也讓張財主感受一下被人戲弄的感覺。
私塾先生了解到王財主家以養(yǎng)叫驢為生、張財主家有兩個兒子,于是,他提起毛筆寫到:大叫驢,小叫驢,大小全叫驢。
大與兄相對,小與弟相對,叫驢與秀才相對,全與皆相對。這樣作對也算是工整對仗了。
王財主看了,高興得手舞足蹈,隨即給私塾先生結(jié)清了十兩紋銀,把先生寫的春聯(lián)也牢牢地貼在了大門的另一邊。
張財主看了王財主貼的另一半春聯(lián),當(dāng)時就氣得差一點背過氣去。
在當(dāng)?shù)兀羞@樣的習(xí)俗:貼上去的春聯(lián)只能等來年春節(jié)來臨時才能揭去,不到時候,不能人為揭掉,否則,不吉利。
張王兩家財主合寫的這幅春聯(lián),天天讓張財主氣得要命,不久便大病了一場,差點因此送了小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