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廣交會又又又又開幕了!
對于廣州人來說,這是一場最驕傲又害怕的全城盛事。
驕傲的是,它是廣州的一張經(jīng)濟名片,面向全球各地商家。
而害怕的是,以往每逢廣交會,就會出現(xiàn)令人頭疼的事:塞車。
但沒想到的是,今早這樣的名場面,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到底怎么回事?快來看看PLUS特派員的最新情報~
這屆廣交會
塞車魔咒失靈了?
今早9點半,PLUS特派員便正式抵達廣交會現(xiàn)場。
從新港東路地鐵站A、D口的路況來看,在交警的指引下,車流和平時并無區(qū)別,非常順暢。
廣交會C區(qū),有大巴停靠的時候,騎警也會過來示意引導(dǎo)秩序。
而的士上落客區(qū),雖然車流速度有點慢,但乘客上下車都相當麻利,很快就疏散了,并沒有擁堵問題。
廣交會5B區(qū),因為專門設(shè)置了的士上落客區(qū),加上是穿梭巴士的往返乘車點,所以車流速度比C區(qū)更慢,但在交警的維持下,也不算特別擁堵。
另外,PLUS特派員還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貼心的措施:
為了避免擁堵,場館外還特意設(shè)置了的停車點標識,哪里能停哪里不能停,全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至于人流量,那自然是毋庸置的“旺”。
在地鐵站內(nèi),一早就可以看到不少參展商都選擇坐地鐵,趕往現(xiàn)場。
在D區(qū),大批參展商也拎著大包小包,絡(luò)繹不絕地進場。
C區(qū)更夸張,現(xiàn)場已經(jīng)大排長龍,幾乎看不到頭,但即便在大熱天等候進場,大家都很有秩序。
從堵心到順心
廣交會這波進步值得點贊
沒想到吧,往年廣交會一開幕就讓人頭疼的“塞車魔咒”,今年居然失靈了。
在我看來,這波肉眼可見的進步,必須給廣州和廣交會狠狠點個贊。
畢竟,以前提起廣交會交通,不管是參展商還是本地市民都得捏把汗。車流堵在新港東路上動不了,的士上落客要等半天,找個停車位更是像大海撈針。
但這次不一樣,所有細節(jié)都透著用心:
交警早早守在地鐵站口、大巴??奎c,連騎警都來幫忙引導(dǎo)秩序,哪怕因為有穿梭巴士和的士落客區(qū)車流稍慢,也沒出現(xiàn)擁堵。
場館外還立了停車點標識,給大家看得一清二楚,不管是自駕來的客商還是本地車主,都不用再瞎轉(zhuǎn)悠。
交通管制,更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圖源廣州交警
當然別忘了,廣交會周邊路況的改善,也得益于電雞的禁行。
畢竟,2023年發(fā)布的《廣州市人民政府關(guān)于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就明確提到:
在廣交會舉辦期間的8時至19時,琶洲會館周邊新港東路(會展東路至會展南一路)、會展東路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
圖源廣州市政府官網(wǎng)
我覺得,這背后其實也體現(xiàn)了一點:廣州把接待客商和兼顧市民平衡得恰到好處。
這邊,廣交會滿是拎著大包小包的參展商,大家進場有序,即使排起長龍也沒人亂插隊,客商們趕展順順利利。
那邊,新港東路的日常車流幾乎沒受影響,本地市民上班、辦事,走平時的路也能順暢通行,再也不用因為廣交會特意繞遠。
沒有因為這場盛事就犧牲市民的日常,也沒有因為兼顧本地就怠慢外地客商,這份“兩頭顧”的細心,才是真正的城市擔當。
廣交會展館,圖源攝圖網(wǎng)
總的來說,廣交會的交通變化,藏著的也是廣州的智慧:它不僅能把面向全球的經(jīng)濟名片擦得亮,更能守住本地人的煙火日常。
畢竟,真正的全城盛事,從來不是顧此失彼,而是皆大歡喜,這樣的廣州,配得上每一句“不愧是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