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第一次授銜時,關于正師級軍銜的授予,有很多話題和說法。我在這里歸納一下,以一個比較權威和相對集中的說法告知一下。
1955年正式授銜是以1952年的定職定級為基礎的。那一年,全軍干部每個人都根據(jù)自己的職務、資歷和戰(zhàn)功等等條件定職定級。三年后的1955年授銜,就是根據(jù)1952年的定職定級的結果,來確定每個人的軍銜。
每級軍銜都有一個基準軍銜,正師級干部的基準軍銜當年確定為大校。但不是每個正師級干部都能授大校軍銜的,也有授上校軍銜的;也不是正師級干部只能授大校軍銜的,有相當一批正師級干部授予了少將軍銜。
授予少將軍銜的正師級干部是有條件的:他們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必須任正團級干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后期(1942年后)必須任副師級干部,在解放戰(zhàn)爭初期(1947年前)必須任正師級干部。達到這些條件正師級干部,可以授予少將軍銜。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符合條件授予少將軍銜的正師級干部,在授銜前全部提拔或調(diào)整為準軍級。也就是說,1955年的少將,必須是準軍級以上的。
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的正師級干部,要求在1949年之前,必須是正師級干部。1950年后任正師的干部,1955年一般只能授予上校。同時規(guī)定,正師級干部不可授予中校以下的軍銜。
綜上所述,1955年授銜,正師級干部授予少將軍銜的,要按照準軍級以上資格授予;正師級干部授予大校的,建國前必須是正師級;建國后提拔的正師級干部,只能授予上校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