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6 日消息,為何多數安卓手機不像蘋果 iPhone 那樣內置磁吸無線充電功能,而是依賴帶有磁鐵的手機殼才能實現類似體驗?Nothing 公司指出,核心障礙在于蘋果的專利。
科技媒體 Android Authority 昨日(10 月 15 日)發(fā)布博文,報道稱歸功于蘋果 MagSafe 生態(tài)的成功以及隨后推出的 Qi2 開放標準,磁吸無線充電技術正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當用戶將目光轉向安卓陣營時,會發(fā)現內置該功能的手機寥寥無幾,多數設備仍需依賴帶有磁鐵的手機殼才能實現類似體驗。安卓廠商為何集體缺席這一功能?Nothing 內容團隊負責人 Rob 明確指出蘋果的專利是主要障礙。
在視頻 2:30 分處有所提及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雖然 Qi2 標準本身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達到最佳兼容效果的特定磁鐵陣列(Magnet configurations)設計已經被蘋果申請了專利并受到嚴格限制,意味著安卓廠商無法簡單地復制蘋果的方案來實現完美的 MagSafe 兼容性。
如果廠商選擇自行研發(fā)一套磁吸系統(tǒng),將面臨巨大挑戰(zhàn)。由于自研系統(tǒng)的磁鐵排列無法與蘋果的專利設計完全一致,很可能導致充電線圈無法完美對齊。這種錯位不僅會降低充電速度,無法達到最優(yōu)的充電效率,還會產生更多熱量,影響用戶體驗和設備安全。
除了技術難題,高昂的經濟成本更是令多數廠商望而卻步的決定性因素。Nothing 公司估算,一家公司若要從零開始開發(fā)一套自有的磁吸無線充電系統(tǒng),預計需要投入高達千萬美元的研發(fā)費用。
對于一項許多用戶可能并不會頻繁使用的功能而言,這筆“七位數美元”的開銷對絕大多數品牌來說都構成了一項難以證明其合理性的巨大投資。因此,最經濟的選擇便是不去開發(fā)這項功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