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水果變得越來越甜了。不少消費者想知道,這是不是使用了“科技與狠活”?如何吃水果才健康?圍繞水果甜度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果樹專家、營養(yǎng)師等。
水果是怎么變甜的?
水果越來越甜,其實是消費者和市場雙向奔赴的結果。
嗜甜,是人類本能的追求?!疤稹蓖馕吨堑拇嬖?,而糖則能快速、高效地為人體正常運轉提供能量。此外,攝入糖還能促進人體釋放多巴胺,產生愉悅的感受。生理和精神的雙重滿足,讓人們在不知不覺就會偏向更甜的食物。
開展優(yōu)良品種選育,是水果變甜的重要原因,也是水果變甜的第一步。江蘇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梨創(chuàng)新團隊主任李曉剛介紹,通過雜交選育,并進行植物學性狀、經濟學性狀評價等,篩選出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個體,從而在基因層面奠定“甜蜜”基礎。
“隨著農業(yè)科技發(fā)展,常規(guī)雜交育種效率顯著提升,再加上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現(xiàn)代育種技術的應用,育種變得更精準?!崩顣詣傉f。
新品種,將水果的天花板不斷提高。而越來越精細的栽培技術,也能為水果的甜添磚加瓦。適當?shù)乃省⑷找箿夭?、疏果疏枝、套袋等栽培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果糖分的積累,讓有高甜基因的水果充分發(fā)揮自己高甜的特點。
“研究人員已解析出番茄、草莓糖分積累的分子機制,結合分子育種手段,可以調節(jié)番茄、草莓等果實中的含糖量?!崩畋榻B,從分子層面掌握果實糖分積累的機制,可以調控糖分生成過程,讓糖分恰到好處。
在育種和栽培都給力的情況下,現(xiàn)在的水果不僅更甜、更大、更漂亮了,風味品質也穩(wěn)定多了。只要找到某個適合的品種,很少會像以前那樣出現(xiàn)今年好吃,明年就不好吃這樣的問題。
一些更“獨特”的需求,也能得到滿足了。比如,近年來的消費者們對于“吃起來更省事”的水果有了需求,于是商家們便應運推出了無籽巨峰、無籽西瓜、軟棗獼猴桃等吃起來不臟手、不吐籽的省心品種。
當然水果改良育種并不是純純的科學行為,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外,背后更有著資本與商業(yè)的驅動。高甜甚至極甜水果的風靡,就與這類水果的高經濟價值有關。
有的消費者擔心,市面上很甜的水果品種,會不會有不為人知的“狠活”?李冰冰說,水果甜味主要來自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可溶性固形物,不同組合、代謝轉化,會產生不同的味道,果甜無法靠人工增甜實現(xiàn)。
水果是不是越甜越好?
水果變甜了,且還會繼續(xù)變得更甜。那么這么甜的水果,還能放心吃嗎,會不會糖超標?
“單純的甜會顯得膩口,優(yōu)秀的品種講究糖酸比的平衡?!崩顣詣傉f,適度的酸味能提升風味的層次感,讓甜味更清新、更立體。例如,好的蘋果和柑橘一定是甜中帶微酸,梨也是如此。
除了味覺,嗅覺也是風味體驗的一部分?!白屗邢銡?,比單純增甜難多了。”李冰冰說,水果的香氣主要由酯類、醛類、醇類等揮發(fā)性化合物構成?!坝N專家非常看重果實芳香物質的種類和濃度?!崩顣詣傉f,香氣馥郁水果的價值,遠高于僅有甜味的水果,有些梨種質香氣特殊,是育種的重要資源,“我們通過不斷找回水果的‘水果味’,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p>
此外,水果的質地,如酥脆度、化渣性、汁液含量等,以及抗病性、耐儲運性、豐產性與穩(wěn)定性等,都是果實品質的一部分?!艾F(xiàn)在,越來越多的育種工作者開始關注維生素、抗氧化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從而培育更甜更健康的水果?!崩顣詣傉f。
網(wǎng)上流傳給水果打甜蜜素增甜的說法,顯然是謠言。甜蜜素注射進入水果后不容易擴散,會造成甜味不均勻。更重要的是,注射會破壞植物細胞壁,使水果短時間內腐爛變質。
水果這樣吃更健康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治醫(yī)師相前介紹:
首先應控制攝入量。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進食200—350克水果。糖尿病患者每天進食水果少于200克,并且需要選擇血糖生成指數(shù)(GI)≤55的水果。食用高糖水果應減量,如吃荔枝不超過10顆,吃葡萄不超過15粒。
搭配食用,能夠降低血糖反應。吃水果時建議搭配蛋白質或脂肪,如蘋果配堅果、酸奶拌藍莓,可延緩糖分吸收。
不同人群可根據(jù)需求選擇不同甜度的水果。
低糖水果(適合控糖、減肥人群):草莓、藍莓、檸檬、柚子等。
中糖水果(一般人群):蘋果、梨、橙子、桃子等。
高糖水果(適量食用):香蕉、荔枝、芒果等。
雖然高糖水果并非“不健康”,但過量攝入可能帶來風險,如可能增加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增加肥胖的風險等。科學的食用方式是:多樣化攝入,不局限于高甜品種,控制分量,合理搭配,降低血糖波動。水果的天然糖分不同于添加糖,只要合理食用,就可以使它們成為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央視網(wǎng)、人民日報、科普中國、經濟日報等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