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近日,故宮博物院第五任院長、“故宮學”首倡人鄭欣淼歷時四年撰寫的新著《國家記憶:故宮文物南遷史》,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發(fā)行。10月14日,《國家記憶:故宮文物南遷史》新書研討會在北京三聯韜奮圖書館舉行。
《國家記憶:故宮文物南遷史》新書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從1933年2月起,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火,故宮博物院約1.3萬箱珍貴文物自北平啟運,先后遷往上海、南京;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又緊急疏散至四川、貴州、湖南等地,輾轉于西南崇山峻嶺之間;直至1947年才東歸南京。這段歷史曾長期被遮蔽在抗戰(zhàn)宏大的戰(zhàn)爭敘事之外,公眾對其知之甚少?!秶矣洃洠汗蕦m文物南遷史》以翔實的檔案資料、珍貴的圖片、清晰的時間脈絡和生動的人物刻畫,為我們揭開這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書中不僅記錄了文物如何裝箱、運輸、保管,更展現了在民族危亡之際,一群知識分子與普通職員如何以血肉之軀守護中華文明的根脈。正如作者鄭欣淼所言:“故宮文物南遷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保護中華文脈的一場壯舉?!?/p>
活動現場,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劉曙光表示,“對故宮來說,故宮文物南遷,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打斷了或者說擾亂了故宮從一座帝王的紫禁城轉化成為人民所有的博物館正常的進程。但是也同時讓故宮從紫禁城變成博物院的傳奇之說……中國博物館的發(fā)展史,也因為有了故宮文物的南遷而變得特別波瀾壯闊?!?/p>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表示,南遷文物一百多萬件,這些文物和沒有經過南遷的文物價值不一樣,“它的文化價值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從博物館的角度來說,這個信息可能更重要?!睂W習出版社執(zhí)行董事、總經理(社長)馬國倉表示,故宮南遷是故宮博物院百年史上特殊時期的特殊事件,也是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史上的特殊事件,該書聚焦中國歷史上故宮文物南遷這樣一個文化事件偉大壯舉,多維度思考、多角度呈現,圖文并茂,全面生動展現了該事件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和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史上的特殊意義和獨特價值,“故宮文物是中華文化之精品,也是世界文化之奇珍,歷時十年的顛沛輾轉,故宮文物南遷不僅使這批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財產、中華文明最重要的國之瑰寶得以完整保持,而且在南遷過程中,中華人文志士展現出的致力保護傳承中華文脈的文化使命擔當和民族精神智慧,這些都使該書主題特色十分鮮明,出版價值及意義十分重大。”
以下內容節(jié)選自《國家記憶:故宮文物南遷史》,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fā)。
《國家記憶:故宮文物南遷史》
作者:鄭欣淼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5年8月
“歲寒之心,與君共之”
對于故宮文物運臺,馬衡院長不同意卻又無可奈何。他從1948年6月在南京出席故宮與中博院籌備處的聯合展覽后,就一直留在北平。南京分院由張庭濟處長負責。除通過公文信函處理分院有關報告請示外,馬衡的精力主要用于北平本院的建設和文物保護上。
1948年11月,南京政府做出把南遷文物運往臺灣的決定,行政院又函電馬衡院長啟程赴京,并囑選擇北平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精華裝箱分批空運南京,與南京分院的文物一同遷往臺灣。當時馬衡在解放區(qū)的親屬,通過地下黨組織和他取得了聯系,要求他盡可能使北平文物的空運不能成為事實。在國民黨的高級官員中,馬衡是無黨派人士。在這重要關頭,他做出了保護國寶,拒絕赴臺的決定。他之所以如此選擇,是因為他一貫以研究與保護國家的歷史文物為己任,完全從國家民族的利害得失出發(fā),視人民的意愿而決定。
馬衡像?!秶矣洃洠汗蕦m文物南遷史》插圖
當南京政府忙于做逃離準備并挑選南遷文物擬運臺時,在北平的馬衡院長卻鎮(zhèn)定自若,繼續(xù)推進各項業(yè)務工作。1948年11月9日,他主持召開故宮復原后的第五次院務會,討論決定了一系列重大事項,如清除院內歷年積存穢土,修正出組與開放規(guī)則,把長春宮等處保存原狀,辟為陳列室,增辟瓷器、玉器陳列室及敕諭專室,修復文淵閣,繼續(xù)交涉收回大高殿、皇史宬等,當南京分院部分文物分三批遷往臺灣時,北平本院的文物遷運工作卻一拖再拖。馬衡在職工警聯誼會和高層職工的支持與配合下,先是布置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的工作人員編寫可以裝運的文物珍品目錄報南京行政院審定,然后又讓準備包裝材料,并告誡有關人員“不要慌,不要求快”,絕不能因裝箱而損傷文物,至于裝箱工作進展如何,他卻從未催問。他還于1948年底下令將故宮對外出入通道全部關閉,嚴禁通行,致選裝文物精品箱件無法運出。南京分院函電催促,馬院長則以“機場不安全,暫不能運出”為由拖延。其時解放軍已進關,形勢日新,北平幾乎是一座孤城。又過幾天,東西長安街拆卸牌樓,計劃用長安街的路面做跑道,以使飛機在城內起飛降落。但這個城內機場尚未使用,北平已和平解放了,故宮文物一箱也未運出。
《運臺文物分類統(tǒng)計表》。故宮檔案館藏?!秶矣洃洠汗蕦m文物南遷史》插圖。
馬衡院長留在大陸的決心是毫不動搖的。1948年12月中旬,杭立武發(fā)來催促馬衡等南行的電報。1949年1月,北平對外交通斷絕,南京政府派專機接運文教界名流。馬衡1月14日致函杭立武,以病后健康未復婉拒赴南京,望停止遷運文物赴臺,并以第三批作為結束。全文如下:
立武先生大鑒:
弟于十一月間患心臟動脈緊縮癥,臥床兩周。得尊電促弟南飛,實難從命。因電復當遵照理事會決議辦理。誠邀鑒諒。嗣賤恙漸痊而北平戰(zhàn)起,承中央派機來接,而醫(yī)生誡勿乘機。只得謹遵醫(yī)囑,暫不離平。但事實上圍城中戎馬倥傯,應付各方實亦疲于奔命。因于十二月十四日將午門、神武門及東西華門等關閉,督率員工作應變工作。上午在院辦公,下午各方奔走。最難應付者則為經濟問題。本年經費固屬毫無消息,而所請應變費又復毫無著落。時值歲除人心浮動,岌岌不可終日。幸在一個月前臨備雜糧二萬斤,即以此發(fā)給員工警以資年關之點綴。直至本月十日本年經費撥到,又得尊電應變費核準六十萬,至是始皆大歡喜。然非得先生奔走呼吁則此項請求等于畫餅。因將此意昭告同人,莫不同深紉感。謹代表本院員工警等六百余人向先生敬致謝忱,并請以此意及不克南行之苦衷轉達于王、胡諸公為感。運臺文物已有三批菁華大致移運,聞第一批書畫受雨淋濕者已達二十一箱,不急曬晾即將毀滅。現存正由基隆運新竹,又由新竹運臺中。既未獲有定所,則曬晾當然未即舉行,時間已逾二星期,幾能不有損失。若再有移運箱件則曬晾更將延期。竊恐愛護文物之初心轉增損失之程度。前得分院來電謂三批即末批,聞之稍慰。今聞又將有四批不知是否確實。弟所希望者三批即末批,以后不再續(xù)運。其留存京庫者想不能盡量運清,擬與中博院存品庋藏一處,取同一步驟。敬請先生分神照顧。蓋森老在滬時須就醫(yī),未必能常川駐京應萬一之變也。叨在知己故敢直陳,未知先生以為然否?歐陽邦華兄對保管文物有十余年之經驗,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先生如委以庫務當可為忠實之助手也。同舟共濟幸先生有以采納之。拉雜陳詞不覺詞費,幸賜裁答,至盼至禱。
專此
敬頌大安
弟馬衡
上言一月十四日燈下
馬衡院長致杭立武函。引自前揭杭立武:《中華文物播遷記》,第77—81 頁。《國家記憶:故宮文物南遷史》插圖。
在南京分院工作的歐陽道達同樣反對文物運臺。1949年1月28日,他致馬院長電函,告慰云:“念劬在滬,榆生、榮華在杭,吾當堅守崗位,維護文物?!瘪R衡即復一電:“歲寒之心,與君共之?!?/p>
原文作者/鄭欣淼
整合/何安安
編輯/劉亞光
校對/張彥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