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劉邦死后,呂后把持了朝政大權。為了安撫各地諸侯王,呂雉下令給各個諸侯王送去5名宮女做小。
其中有一位竇氏女子也在名單之中。
有人閨蜜跑去向這位竇氏道喜,沒想到她卻說:“有什么好高興的?”
閨蜜問她為什么不高興,大家都覺得進諸侯王的王宮是好事,總比做宮女強吧?
但是,竇氏卻認為這是一件壞事。
她說:“進了宮,爭斗不斷。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我擔心進去之后會有數(shù)不清的危險。”
雖然竇氏不愿意,但是,朝廷的命令已經(jīng)下達,不得不服從。
竇氏的家在清河郡,為了將來能離家近一點,她請求負責分配人員的宦官把她分到趙王那里。
竇氏說:“我不求富貴,只希望一生平安,離家近一點,不遠走他鄉(xiāng),還望大人成全。”
但是,宦官答應的好好的,結果忙起來忘了!
也許是因為竇氏不懂人情世故,沒有給送點中華、茅臺。
最終,宦官把竇氏族分到了代地,讓她去服侍代王劉恒。
出發(fā)那天,竇氏淚流滿面,哭著對送行的人說:“我的心愿無法實現(xiàn),就算有再大的虛名,又有什么用呢?可是朝廷的命令不能違抗,看來我只能在異國他鄉(xiāng)抑郁度日了。”
竇氏來到代王劉恒的地盤后,進宮后不驕不躁,舉止端莊,遇事不與人爭。
劉恒覺得這個女人很不一般,對她另眼相看。
有一次,劉恒問竇氏:“大家都渴望富貴和名利,你為什么卻無動于衷?難道你不喜歡這些嗎?”
竇氏坦然回答:“不是不喜歡,而是因為得不到反而會終身怨恨,這樣必然損害仁德,更何況富貴本就是身外之物。對我來說,只有仁德之心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我從不與人爭名奪利?!?/p>
劉恒聽后非常驚訝,沒想到竇氏如此通透,心中對她更加敬重。他感慨道:“像你這樣明事理的人,許多大臣都比不上,簡直是上天賜給我的寶貝?!?/p>
從此以后,劉恒對竇氏寵愛有加。
竇氏先為劉恒生下一個女兒,后來又生下一個兒子劉啟。
在劉恒還未繼承皇位、成為漢文帝之前,他的王后去世,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也接連病逝。
有人私下對竇氏說:“真是老天護佑王妃,將來一定會非常富貴?!?/p>
竇氏聽出對方話里的幸災樂禍,立刻沉下臉嚴厲訓斥:“做人要以仁德為先,才能得到上天的護佑。你話里話外帶著幸災樂禍,沒有悲天憫人的心,這太可怕了?!?/p>
說完,她便將這個諂媚之人趕出了代王府。
之后,竇氏依然像往常一樣謹慎行事,恪守本分。
后來,隨著周勃、陳平等人平定呂氏勢力,劉恒被擁立為帝,成為漢文帝。
漢文帝冊封竇氏為皇后,立她所生的兒子劉啟為太子。
這就是竇氏從宮女到皇后的人生經(jīng)歷。
竇皇后有個哥哥叫竇長君,有個弟弟叫竇少君。在她富貴之后,擔心這兩個兄弟染上不良習氣,所以經(jīng)常告誡他們:"你們以前吃了不少苦,如今富貴了,有名有利。但我怕你們不知滿足、貪婪放縱。以你們現(xiàn)在的身份,一定會有很多人討好巴結。你們一定要保持清醒,千萬不要被人帶到歧路上去。"
除了親自教導這兩個兄弟,竇皇后還請來周勃、灌嬰,請他們?yōu)樾值軅z選擇師傅教導禮儀。
周勃和灌嬰滿口答應,認為竇皇后如此深明大義,將來朝廷也會比較安穩(wěn)。
在周勃、灌嬰選派的老師教導下,竇長君和竇少君都成了謙謙君子。
竇皇后也因此留下了美名,富貴一生,這就是竇皇后從宮女到皇后的人生故事。
本想就近打工,卻被發(fā)配到邊遠地區(qū);本想與世無爭,卻最終登頂權力和富貴。只能嘆一聲:命呀!
煮酒論英雄,持杯贊豪杰。
關注我,為你分享一讀就上癮的人物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