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男客戶在商場對賬,剛扒拉兩口飯,抬頭就見婆婆拎著菜籃子站桌跟前。
手里筷子“啪”掉盤子里,嘴都瓢了:“媽…您也來買東西???”
可同一時間,閨蜜小敏跟她男發(fā)小吃飯,遇見她老公的兄弟,直接招手喊:“過來坐??!
這是阿哲,你倆上次聚會見過的”,還掏手機拍碗面發(fā)圈:“蹭發(fā)小的飯,等我家那位來接”
同樣是被撞見,有人慌得冒冷汗,有人坦蕩得像沒事人。
真不是“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么簡單,就看這3件事你有沒有拎清。
01
跟你吃飯的人藏沒藏
一撞見就露餡
被撞見時慌不慌,一眼就看出來你倆關(guān)系正不正常。
要是跟同事、發(fā)小這種擺到明面上的人吃飯,提前跟配偶說過,根本慌不起來。
就像我前陣跟男同事加班吃快餐,遇見樓下阿姨問,直接說“跟同事趕工呢,忙到現(xiàn)在才吃飯”。
阿姨轉(zhuǎn)頭跟我老公說,他還笑“辛苦啦,晚上給你留湯”。
頂多怕阿姨傳話漏了“加班”,多解釋一句,沒啥大不了。
但要是跟前任、或是配偶壓根不認識的人吃飯,哪怕沒干啥,也會慌。
我同事小林就栽過——跟大學時暗戀的男生偶遇吃飯,沒敢跟她老公說,結(jié)果撞見她老公發(fā)小。
她趕緊低頭裝沒看見,最后還是被問了,支支吾吾說“就是偶遇”,她老公直接反問:“偶遇為啥不跟我說?
你是不是怕我多想?”
其實她沒做錯事,慌就慌在“藏了這事”,知道跟配偶說可能引發(fā)誤會,才瞞著。
被撞見后,怕的不是“被看見”,是“沒法解釋為啥不提前說”。
02
撞見你的人是誰
壓力差出一大截
同樣是被撞見,遇見的人不一樣,你心里那股勁兒完全不同。
遇見陌生人、不熟的人,比如餐廳鄰桌、便利店收銀員,尷尬兩秒就忘。
反正對方不認識你配偶,就算記得“你跟個異性吃飯”,也不會特意傳閑話,轉(zhuǎn)頭就拋到腦后了。
要是遇見配偶的親友、共同熟人,比如老公的兄弟、老婆的閨蜜,心立馬提到嗓子眼。
就怕他們傳話“說半截話”,比如我表嫂跟發(fā)小吃飯撞見婆婆,沒說“這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只說“跟朋友吃飯”。
結(jié)果婆婆跟表哥說“你媳婦跟個男的吃飯,聊得挺熱乎”。
表哥雖沒生氣,但也問了句“哪個朋友啊?沒聽你說過”。
所以撞見這種人,別等人家問,主動說清“這是誰、為啥吃飯”,省得麻煩。
最煩的是遇見公司愛八卦的同事。
上次我領(lǐng)導跟合作方吃飯,撞見部門“大喇叭”,對方湊過來就笑“約會呢?”。
我領(lǐng)導趕緊把合同往桌上挪:“別瞎說,這是XX公司的李總,談下季度合作的”,還讓李總跟她打了招呼。
就怕她在公司傳“領(lǐng)導跟合作方關(guān)系不一般”,最后傳到領(lǐng)導老公耳朵里,反而要費勁兒解釋。
03
說到底
慌不慌就看你倆有沒有提前說清楚
其實核心就一個:你跟配偶有沒有定好“婚后跟異性相處的規(guī)矩”。
我跟我老公早說好了:“不管跟誰吃飯,提前在微信說一句‘今天跟XX吃飯’,不用細說,但得讓對方知道”。
上次跟男發(fā)小吃飯,提前跟他說了。
后來被他表姐撞見,他表姐跟他說“看見你老婆跟個男生吃飯”,他直接說“我知道,她跟發(fā)小吃飯,等下我去接她”,一點沒多想。
但要是沒說清楚,就容易吵。
我朋友阿麗跟她老公就因為這鬧過,阿麗覺得“沒曖昧就不用提”。
她老公覺得“單獨跟異性吃飯,必須跟我說,這是尊重”。
有次阿麗跟男客戶吃飯沒說,被撞見后,倆人吵到半夜。
真不是吃飯的事,是沒搞懂對方的底線。
04
最后給大家提個醒
下次被撞見別慌
第一,跟異性吃飯,提前跟配偶說一句,不用長篇大論,一句話的事兒。
第二,撞見熟人別躲,主動說“這是XX,我們今天因為XX吃飯”,別給傳話留空子。
第三,抽空跟配偶聊聊,到底能接受跟異性怎么相處,把規(guī)矩定好,比啥都管用。
婚姻里沒人真會因為“跟異性吃頓飯”生氣,讓人不舒服的是“藏著掖著”。被撞見不可怕,怕的是你心里沒數(shù)——不知道這段關(guān)系能不能擺上臺,不知道配偶在意啥。
你肯定也遇見過這種事吧?是慌得想鉆桌子,還是大大方方打招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