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老師養(yǎng)娃多年,系統(tǒng)研讀心理學,本篇略長,但看完后不論你家小孩多大,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育兒辦法!
一個家庭最好最高階的風水就是媽媽,孩子天生就愛粘著媽媽多一些,那媽媽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當然爸爸也很重要,本篇暫且不講)
為什么這樣說呢?先講一個我的例子!
娃上幼兒園的時候,婆婆幫我們接送孩子。
娃那會正是玩的年紀,調皮了些。
放學后就抓著滑板車,他在前面跑,疼愛娃的奶奶在后邊追著跑,生怕來個電動車給碰著。娃跑多久婆婆就得追多久!一般人真的扛不下來!
每次下班剛一到家,衣服還顧不上換,婆婆就跟我講孩子今天的“黑狀”。今天他又躺在地上撒潑了,原因是要吃糖沒給買。
今天不聽話,樓下玩著拽不上來。
今天搶誰誰玩具了……
婆婆跟幼兒園老師聊的也比較熟,所以娃在學校有任何情況,老師都會第一時間給我發(fā)消息說。
那段時間確實表現(xiàn)不好,午休不起,吃飯不好好吃,指甲還劃傷了別的小朋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回答問題打擾別人……
這些事情讓我很焦慮,我能管好那么多學生,怎么連自家的小孩都管不好?
因為第一次當家長,我第一次深深共情了家長接到老師電話的忐忑、不安和焦慮!
所有事情好像都積攢在一起,等著一個釋放的缺口。
有天周末,我們把飯菜都擺到茶幾上(桌子太高,娃夠不著)
結果我萬萬想不到的是,我們大人都在忙的間隙,娃卻在客廳跳繩,把東西都甩到了菜盤子里。
公公婆婆看見娃這樣直接定在了原地,大聲批評了幾句,老公呵斥孩子不該這樣!
我二話不說,抱起來帶去臥室關上門,直接一頓揍!
人往往動一次手,接下來就會第二第三次,就跟家bao一樣,只有0次和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娃上幼兒園的時候,婆婆幫我們接送孩子。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竟然也會動手打我最心愛的小人兒,而且好像還挺順手的,收拾一頓能管個十天半個月呢!
這不就是專家說的,家里要有唱紅臉和唱白臉的嗎?
可很快我就意識到了問題,原本那個嘰嘰喳喳,學校里什么事情都跟我分享的孩子,變得不愛說話了。
娃確實是“乖了”,但是似乎更膽小了,我說話音量提高,娃就嚇得往后躲。我剛抬手拿東西,娃就往后退以為又要挨揍!
這不就是我小時候的樣子嘛!打完娃我心疼的哭過,但是看娃這樣躲的時候,我的心卻非常刺痛。
往后日子很長,我總不可能一直靠喊,靠強硬的態(tài)度對付孩子吧,萬一以后娃長大也認為只有拳頭解決問題來得快,那不就白瞎了!
我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于是我開始系統(tǒng)學習心理學書籍和育兒知識。
深入了解每個階段孩子成長特點和行為背后的問題,觀看教育視頻。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們家的問題在大人,根本不在孩子!
這個階段孩子調皮好動是天性,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固有的特點和要完成的課題。
娃后來說跳繩是為了給我看,他練習好久終于能跳過去了,但總是沒機會給我展示。
指甲把別人劃了,是因為玩游戲的時候激動起來,不小心弄的。
我開始有點自責,但我覺得一定得做出改變!
我是孩子的媽媽,娃長大了,童年回憶起來,應該是充滿愛的,有力量的,而不是憂郁的,難過的!
那又該如何做呢?作為媽媽,我嘗試從這三方面調整:
1.無條件的接納孩子,不求回報的愛孩子。
從“你聽話我才愛你”到“無論你是誰我都愛你”,有了這個轉變,娃明顯是能感應到的,之后的建議娃也愿意聽,愿意配合。
到現(xiàn)在長大了,無論是學習上,生活上還是人際交往上,我都感覺自己挺幸運的,
從最初教著握筆都教不會,氣的我要崩潰,到現(xiàn)在學習不用人操心,很利索的完成。
有時候我會感覺我有點配不上這么好的孩子!
2.夫妻關系是一個家庭的靈魂。
遇事好好商量,決不能當孩子面吵架!
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家庭成員之間互動有愛,孩子自然知道遇到事情不能逃避,
以前因為先生打游戲不管我和孩子,我鬧過吵過。
最后發(fā)現(xiàn)是因為壓力太大了,他們工作中消耗心力比較大,游戲是個解壓的好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這很正常!
之后我還時不時給他說要多休息,有啥不開心的要說出來,有事大家一起扛。
從那以后,先生更顧家,打掃衛(wèi)生做家務別提多主動了!
孩子也學會了,遇到事情需要用嘴巴溝通,吵架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影響感情!
3.要多閱讀,要持續(xù)不斷地閱讀,讀書是最省錢,最省時間,提高認知的好辦法!
能出這本書的人,肯定是在這個專業(yè)領域有一定建樹的智者,研讀過后,就相當于跟那個聰明人隔空對話,多少說能吸收點的?。ó斎粵]有時間讀,可以改為聽書,利用碎片時間)
讀書后,我更加清楚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后的原因,因此在遇到問題時,更會游刃有余!
讀書后我懂得愛人先愛己并不是自私,而是只有自己杯子里裝滿水,才能倒的出來一半給別人喝!
當一個人狀態(tài)很好的時候,才能做出最正確的行為和決定,才能有力量滋養(yǎng)他人。
讀書后我更加明白人不能跟著情緒走,不要跟娃去計較對錯,因為孩子的大腦尚未發(fā)育成熟!
真正的成長從不是抵達終點,而是帶著不完美堅定趕路,我在路上,愿與你一同前行,不做100分,只做60分媽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