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印度亞錦賽落幕,國乒包攬男女團冠軍,男隊斬獲隊史第 25 冠實現三連冠,女隊則第 20 次登頂,成功為上屆失利雪恥。賽場內外,既有奧運人選的清晰信號,也有跨越國界的乒乓溫情。
男隊方面,王楚欽、林詩棟作為世界前二,奧運名額基本鎖定,第 3 人歸屬逐漸明朗。亞錦賽中,教練組給予梁靖崑充分信任,讓其出戰(zhàn)全部場次,向鵬、周啟豪則全程未登場。
半決賽對陣日本隊的關鍵戰(zhàn)中,梁靖崑雖首盤負于張本智和,但第五盤頂住壓力 3-2 擊敗松島輝空,助隊完成史詩級逆轉,其豐富大賽經驗與關鍵戰(zhàn)抗壓能力,加之 3 年后 32 歲仍處當打之年,成為教練組信賴的核心人選。
女團決賽堪稱復仇盛宴,王曼昱、孫穎莎、蒯曼合力 3-0 橫掃日本隊。王曼昱首戰(zhàn)立下頭功,對陣極具威脅的削球手橋本帆乃香,雖首局 10-12 惜敗,卻隨即以 11-3、11-6、11-3 連扳三局,解說直言 “打敗橋本等于一只腳站上領獎臺”,其對日 6 年全勝的外戰(zhàn)實力盡顯。
孫穎莎次戰(zhàn)完美復仇,以 11-9、11-5、11-7 橫掃上屆曾擊敗自己的張本美和,用接發(fā)球變化與關鍵分穩(wěn)定性掌控全局。小將蒯曼出任三單,3-1 逆轉早田希娜,第四局 7-9 落后時連得 4 分鎖定勝局。
這場決賽的人員安排,更透露出洛杉磯奧運會女隊選拔信號。孫穎莎、王曼昱核心地位穩(wěn)固,21 歲的蒯曼被視作第 3 人首選。教練組棄用資歷更深的陳幸同、王藝迪選擇蒯曼,不僅因她在關鍵戰(zhàn)中展現出的韌性,更因其突出的雙打能力。
她與王曼昱女雙、林詩棟混雙均具奪冠實力,完美契合洛杉磯奧運會新增女雙、混團等 6 金項目的需求,24 歲的年齡屆時也將達生涯巔峰。不過,世界排名第三的陳幸同本屆賽事三場全勤卻未獲出場,成為最大失意人,但她全程參與戰(zhàn)術討論、支持隊友的表現,仍被視作團隊英雄。
頒獎儀式上,賽場的劍拔弩張化作溫情互動。獲季軍的韓國隊一姐申裕斌主動與國乒三將合影,與孫穎莎同框時,莎莎笑容燦爛;
面對申裕斌的歪頭殺,王曼昱靦腆微笑;
蒯曼則隨手拎著金牌盡顯輕松。
此前半決賽負于孫穎莎后,申裕斌便以 “孫穎莎選手” 相稱表尊重,這份跨隊情誼,讓乒乓賽場更添溫度。
國乒亞錦賽雙冠,既體現了奧運人才選拔的前瞻性,也彰顯了賽場外的體育溫情。男隊梁靖崑、女隊蒯曼的脫穎而出,并非偶然,教練組通過關鍵戰(zhàn)考驗球員抗壓能力,同時結合洛杉磯奧運新增項目需求布局,既保障當下成績,也為未來儲備力量,展現了成熟的梯隊建設思路。
而申裕斌與國乒三將的互動,則打破了賽場對抗的壁壘,讓體育精神不止于勝負。不過,陳幸同的 “失意” 也提示,人才選拔需兼顧實力與機會公平,避免因策略傾向引發(fā)爭議。這種競技規(guī)劃與人文溫情的平衡,正是國乒長期保持競爭力、同時收獲廣泛喜愛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