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打分,我們何以確認(rèn)自己的價值?
晚上,和孩子小C并排躺著聊天。
她突然轉(zhuǎn)過身,眼睛亮晶晶地問我:“媽媽,滿分100分,你給我打幾分?”
“120分!”我毫不猶豫,“因為你是全世界最棒的小孩。”
她的臉頰瞬間綻開一朵花,藏不住的開心:“我給自己打100分!那你給媽媽打多少分?”
“一億分!”她大聲喊,“你是全世界最最最最好的媽媽!”
我心里一暖,然后她:“那……媽媽給自己打多少分?”
“90分吧!”她非常驚訝:“為什么?”
“因為媽媽有時會控制不住情緒對你發(fā)脾氣,偶爾睡過頭還害你遲到……”
我的話沒說完,她就搶著說:
“發(fā)脾氣很正常呀,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睡過頭也沒事,那是因為我們晚上聊天太開心了!”
那一刻,我被她徹底療愈了。
從一個被愛得很滿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了“接納”最生動的樣子:她對自己滿意,因而也對世界寬容。
我們這代80后,大多在“要謙虛”的教導(dǎo)下長大,習(xí)慣盯著自己的缺點(diǎn),總覺得“我不配”、“還不夠好”??尚讓我明白: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你夠好才配得到。
它無條件,所以才有力量。
第二部分:問錢,我們?yōu)楹芜h(yuǎn)離了生活本身?
另一天,小C舉著一張百元鈔票,問我:“媽媽,我不明白,為什么大人都喜歡這張紅色的紙?在我眼里,它就是一張紙呀?!?/p>
我試圖解釋:“因為用它可以換我們需要的東西呀?!?/p>
她說:“可是人沒有錢也可以活得很好啊。我們有種子,就能種出糧食;我們養(yǎng)雞,就能吃到雞蛋。我不明白!”
是呀,為什么我們要離開土地,跑到城市里,為這張紙和用來睡覺的房子辛苦一輩子呢?我怔了一下。
一個孩子的天真發(fā)問,像一束光,照進(jìn)了成年人習(xí)以為常的盲區(qū)。
是啊,我們從自然中來,卻活成了一座座移動的“倉庫”,忙著囤積,卻忘了享受陽光、清風(fēng)與陪伴這些生命原本慷慨贈予我們的免費(fèi)盛宴。
坦白說,我也喜歡錢。但孩子的問題讓我分清了兩件事:
“匱乏”是口袋里沒錢,而“匱乏感”是心里缺了一塊,總以為要填滿更多外在的東西,才能獲得安全。
我們拼命追逐的,有時并非生存所需,而是為了填補(bǔ)內(nèi)心那個“不夠好”的黑洞。
謝謝我的孩子,她是我最好的老師。
她讓我懂得:先給自己打一百分,全然地接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才能真正地活出來,而后,才能創(chuàng)造出豐盛的生活。
當(dāng)我們內(nèi)心的“匱乏感”被愛填滿,我們與金錢的關(guān)系才會變得健康、松弛而有力。
愿我們都能活得像孩子一樣,既敢給自己打一億分,也擁有將金錢視為尋常物的智慧。
與自己和解,放過生活。
作者:Lindsay劉瑩,985管理學(xué)碩士,本科 大連理工大學(xué),碩士天津大學(xué),80后軍嫂,全職媽媽,保險經(jīng)紀(jì)人,心理咨詢師,巨蟹座,愛讀書愛思考,家有女寶,我倆都是書蟲。傳統(tǒng)文化,頌缽療愈,親子英語,小眾目的地旅行、自駕游愛好者,每年精讀24本書的第5年……
買保險/賣保險咨詢/心理咨詢:18920218832微信、電話同。加我請備注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