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9月,比亞迪在英國狂賣11271輛,將MINI和特斯拉甩在身后,也把英國做成了比亞迪海外最大市場。
雖說在英國31.29萬輛的當月銷量大盤中,比亞迪只排第15名,但憑借逆天的880%同比增速,成為英國汽車業(yè)現(xiàn)象級話題,成功驚動了娛樂小報《太陽報》。
《太陽報》在報道中承認了比亞迪實惠的價格和智能化功能,但把主要原因歸結(jié)為關(guān)稅:歐盟對中國新能源車征收高額關(guān)稅(后被最低價格機制代替),由于英國不在歐盟,讓中國人鉆了空子。
但事實是今年以來,比亞迪在整個歐洲市場呈現(xiàn)勢如破竹的態(tài)勢,在多國汽車銷量榜單上,都留下了“Where is Elon Musk”的問號。
在英國市場,比亞迪在今年3月就有一波750%的同比逆天增長,推動一季度銷量超過去年全年。
整個歐洲市場,比亞迪上半年銷量7.5萬輛,也超過了去年全年的5萬輛。
高增長的推動力并非車海戰(zhàn)術(shù),而是一款插混車型——比亞迪SEAL U(國內(nèi)宋PLUS)。
插混后來居上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Seal U歐洲銷量達到32802輛,堪稱大爆款。作為對比,比亞迪其他三款重點投放車型Seal(海豹)、Dolphin(海豚)、Sealion(海獅07)銷量均未破萬。
和國內(nèi)市場相比,Seal U在歐洲定價不算親民,比國內(nèi)高出一倍。
以德國為例,Seal U定價41990歐元,高于大眾ID.4。雖然低于Model Y,但毛坯升級版Model Y上市后直降5000歐元,也比Seal U便宜。
比亞迪SEAL U(宋PLUS)
9月英國前十暢銷車型中,SEAL U賣了5373輛,僅次于本土汽車品牌沃克斯豪爾的CORSA(英國版歐寶CORSA),也是唯一上榜的插混車型。
而在8月歐洲前20款暢銷車型中,Seal U(純電+插混)也在老牌列強云集的榜單中躋身第八名,落后于ID.3、Model Y等老網(wǎng)紅[1]。
放眼整個歐洲汽車市場,比亞迪增速尤其明顯。雖然銷量絕對值不算突出,但考慮到歐洲市場大盤近乎停滯,品牌間的銷量結(jié)構(gòu)變化反而更值得關(guān)注。
今年8月,歐洲汽車銷量79萬輛,同比微增4.7%,而比亞迪相比去年同期大增215.7%,銷量11455輛。
今年前八個月,歐洲新車銷量869萬輛,同比增幅甚至不到1%,比亞迪銷量反而暴漲近300%,達到95940輛[2]。
以前八個月銷量來看,歐洲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是大眾、Stellantis和雷諾,同比增長最高的是雷諾的5.9%。負增長最多的兩名是捷豹(-83%)和特斯拉(-32.6%),兩者的共同點是都搞了一些抽象行為。
捷豹去年底發(fā)布的概念車Type 00
比亞迪在歐洲改頭換面,恐怕還是要歸結(jié)于產(chǎn)品組合的變化,尤其是SEAL U車型的銷量。彭博社的報道中,就將比亞迪在歐洲的突破歸因于經(jīng)營策略的變化[3]:
一是投放海豚這類廉價車型,吸引年輕買家;二是本地化的經(jīng)銷體系;三是插混車型的上市。
在絕大部分歐洲國家,Seal U是比亞迪投放的唯一一款插混車型。
今年8月,Seal U插混版在歐洲銷量為3892輛,超過了大眾途觀、沃爾沃XC60和福特Kuga等車型,是名副其實的插混銷冠。在前8個月銷量中,也僅有沃爾沃XC60略微領(lǐng)先Seal U。
不是歐洲人不喜歡純電,實在是歐洲自有國情在此。
歐洲人的理想
今年以來,插混車型的增速持續(xù)領(lǐng)跑歐洲新車市場,連續(xù)多月跑贏大盤。
要知道歐洲各國對插混車的補貼已普遍收緊。歐洲運輸與環(huán)境組織(T&E)最近還呼吁各國終止對插混車進行補貼,理由是“插混車是假電動車”。
但按照歐洲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發(fā)布的口徑,8月歐洲新車銷量相比上年同期禮節(jié)性增長4.7%,燃油車繼續(xù)衰退,插混車型以56.3%的增速一騎絕塵。
歐洲純電車滲透率在2020年后高速增長,但2023年后大幅放緩,滲透率長期維持在15%左右。雖然新能源(純電+插混)車型占比依然在提高,但增速平緩。
去年以來,插混車型在歐洲大受歡迎,雖然有政策原因,但主要還是客觀的市場需求。
純電車型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遇到了一個棘手的現(xiàn)實問題:充電設(shè)施建設(shè)不足。
截至今年二季度,歐洲公共充電樁數(shù)量突破105萬臺,約為中國的四分之一[5]。但同期,電動車的增長速度更快:2017至2023年,歐盟純電車銷量增長了18倍,充電樁只增長了6倍[4]。
同時,歐洲的充電設(shè)施還面臨“結(jié)構(gòu)不均衡”的問題。
一是地域分布不均衡。歐洲充電樁安裝量最多的市場是荷蘭,接近20萬臺。而在歐盟28國中,德國、法國、荷蘭的充電樁數(shù)量就占了總量的51%。
以意大利為例,每千輛電動車只有3臺充電樁。充電樁安裝量少和分布極為不均,難免讓歐洲消費者對環(huán)保事業(yè)望而卻步。
二是充電樁類型不均衡,交流充電樁數(shù)量遠遠多于直流充電樁。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交流樁對應(yīng)慢充,充滿60度的電池得十幾個小時,更適合家用;直流樁對應(yīng)快充,適合高速和公共場所,不用占樁太長時間。
以荷蘭為例,雖然充電樁數(shù)量夠多,但交流樁占比超過96%,德國也超過76%,快充樁比例太低。
國內(nèi)電動車品牌都喜歡往挪威跑,不是因為北歐人熱愛環(huán)保,而是挪威的汽車零關(guān)稅政策,加上挪威的直流充電樁占比在歐洲最高,達到42.4%。去年挪威新車銷量中,90%是電動車。
作為對比,中國36個大城市中,直流公用充電樁占比為66.9%[7]。全國公用充電樁中,直流樁占比也超過40%,結(jié)構(gòu)相對均衡。
這種情況下,插混就成了一個務(wù)實的消費選擇。
理論上來說,插混車集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優(yōu)勢于一體,既有燃油車的續(xù)航,又符合歐洲碳排放法規(guī),可油可電的特點,也滿足了長途和短途出行的差異化需求。
同時,大部分歐洲車企的插混車型都是基于暢銷燃油車型號魔改,智能化水平一言難盡,反而給比亞迪等國內(nèi)車企留下了差異化空間。
從去年底開始,比亞迪就在日本和歐洲調(diào)整了車型結(jié)構(gòu)。在這之前,比亞迪面向海外市場的車型主要為Atto 3(比亞迪元)、Dolphin(海豚)等純電車型,但今年的投放重點換成了插混車。
按照Rho Motion的報告,中國汽車品牌出口歐盟的新車中,插混車型的比重都在提高。
雖然增程車也能解決充電/續(xù)航焦慮,但在歐洲,這個生態(tài)位被插混車型和豐田普銳斯這類混動車型占據(jù),導(dǎo)致增程車賣不動。
同時,歐洲車企普遍視增程為過渡技術(shù),研發(fā)熱情不高。當然,真實原因恐怕是一旦上馬增程,老牌列強多年研發(fā)的發(fā)動機,就會從工業(yè)皇冠上的明珠變成平平無奇的增程器,影響利潤。
和歐洲類似,增程在國內(nèi)一度也被視為過渡技術(shù),但在電池成本高、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不足的時期,反而緩解了消費市場在“過渡期”現(xiàn)實的續(xù)航焦慮,從而創(chuàng)造了理想汽車的崛起。
比亞迪在歐洲氣勢如虹,也是因為抓住了歐洲市場的“過渡期”。考慮到歐洲的基建效率,這個過渡期恐怕不會太短。
參考資料
[1] Europe EV Sales Report — Second Best Month Ever for BEVs,CleanTechnica
[2] New car registrations: -0.1% in August 2025 year-to-date; battery-electric 15.8% market share,ACEA
[3] China’s EV powerhouse BYD accelerates into Europe’s heartland,Bloomberg
[4] Charging ahead: accelerating the roll-out of EU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ACEA
[5] Europe passes 1 million public EV chargers,EVBoosters
[6] Chinese car giant is set to OVERTAKE iconic British best-seller after eclipsing Tesla and BMW,the SUN
[7] 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chǔ)設(shè)施監(jiān)測報告,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shè)計研究院
編輯:李墨天
責任編輯:徐珊珊
封面圖片來自ShotDeck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