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哥的餡兒里頭到底擱了啥,顧客吃完了都嘀咕,這味道怎么這么怪。
北方有家餃子館,天天排隊,門口站滿了人,都說他家餃子香,老板周哥不是本地人,福建來的,娶了個山東媳婦,兩人把南北口味攪和在一塊,做出新味道,別人家餃子調(diào)料堆得滿桌滿碗,他家卻越簡單越對味,有人問秘訣,他說,腥味不是靠料酒壓住的,是靠水養(yǎng)出來的。
他做餡有講究,料酒不直接倒,怕酒精沒散盡,吃著發(fā)苦,蔥不生拌進(jìn)肉里,一悶就蔫了香味,超市賣的絞肉堅決不用,多半是隔夜的,或者帶淋巴,一煮就腥,他只挑當(dāng)天現(xiàn)切的肉,自己動手剁。
他會放四樣?xùn)|西,第一是熬好的料汁,八角、花椒、香葉、姜片加鹽,煮上五分鐘,晾涼了,分五次打進(jìn)肉里,一斤肉配五十毫升,攪到肉能拉絲為止,第二是雞蛋,一個打進(jìn)去,肉餡更黏,煮的時候不散,第三是蠔油,只能放兩勺,素餡別放,第四是熱油潑蔥,蔥花先擱碗里,油燒熱了澆上去,香味一下就出來了,再拌進(jìn)肉餡,這樣香得久,煮的時候味兒不跑。
他還跟著季節(jié)調(diào)肉的肥瘦,春夏天秋天,肉就挑兩分肥八分瘦,吃著不油,冬天改三分肥七分瘦,暖和點,菜也隨節(jié)氣換,韭菜茴香這些綠葉菜,先用熱油一拌,鎖住水氣,包的時候才不出湯,秋冬就用白菜山藥蓮藕,跟天時對得上,粉條切碎摻進(jìn)去,能吸湯還耐嚼,肉也能省點,這法子是老輩傳下來的,東西不浪費。
周哥的做法不是亂來,福建人講究鮮,得清清爽爽去腥,山東人喜歡醇,湯要濃肉要厚,他把這兩樣合在一起,不硬拼也不死搬,面團(tuán)也是靠手勁,揉三回醒三回,皮才夠筋道,蒜泥蘸料他有他的法子,水煮蛋剝了皮,跟蒜一起搗成泥,香得厲害還不嗆人,這不是什么秘方,全靠步驟對,油什么時候下,肉餡冷藏多久,每一步都得拿捏準(zhǔn)。
這套方法不止能包餃子,餛飩餡可以攪得細(xì)一點,皮薄得透光,蒸餃和煎餃得先把水控干,不然容易破,燒麥和肉餅也能照這個法子做,蒜泥蛋醬當(dāng)蘸料也行,配涼菜、包子、面條都合適,誰都能學(xué),就看肯不肯花時間。
有人問,為啥別人放一堆調(diào)料還是不好吃,周哥笑笑說,你光想著加啥,沒想過該去啥,他不玩花的,就盯住三個字,不放錯,料酒不直接倒,蔥不生拌,肉不買現(xiàn)成的,這些不放,才是真本事,顧客吃完覺得香,其實是食材自己的味出來了,手到位了,味自然就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