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寶寶當時來門診的時候已經1歲大了,媽媽說孩子比較敏感,陌生人不能摸他的手,也不能說,否則一碰就哭,很有個性。
原來寶寶的雙手各自都多了一根手指,右手是II型多指,左手稍微復雜些,是IV型多指,爸爸媽媽有些著急,他們是從河北趕過來的,之前一直在聯系,有了時間之后,就立馬來門診了。
因為孩子開始在意手上的異常了,所以爸爸媽媽就想著還是盡快把孩子手上的多指給去掉,畢竟這樣的情況對孩子以后的生活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自卑心理、社交障礙等。
爸爸媽媽的擔心我很理解,雖然在門診上,多指屬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但是對于家長來說,很少會遇見,所以心里都是很急切的,這都是很正常的情緒,家長先不要著急,孩子兩只手的多指是可以一起手術的。
兩只手,多指一起手術
一般來說,這樣的多指異常,在孩子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手術干預了。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心肺功能相對來說比較完善了,體重到了12斤,身體狀況良好就可以接受手術,越早手術,孩子恢復、鍛煉的時間也就相對越多,適應起來就要順利很多。
不過家長也不用太過于著急,手術方案都是常規(guī)的,稍微大一點也是可以手術的,孩子兩只手的多指一起手術,這樣對孩子和家長來說,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主要還是減少了孩子手術的次數,家長都是心疼孩子的,不愿孩子再多受苦。
孩子右手的II型多指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去掉外側的就好,而左手的多指則是要注意關節(jié)處的修復,手術起來相對也較為復雜一些。
所以需要家長術后要注意好護理工作,因為孩子的兩只手都是需要克氏針來固定的,畢竟孩子也比較大了,容易好動,所以在拔針之前,是要注意手部的防護工作。
媽媽,你看!
對于爸爸媽媽來說,希望去掉的不僅是孩子手上的多指,還是寶寶下意識對多指的排斥心理。
寶寶雖然還小,但已經懂得在意手上的異常了,在手術前,只要是陌生人關注到孩子的雙手,孩子就會顯得不安,一碰手就會哭鬧,所以爸爸媽媽都很少在外人面前提及這些事情,平時也都讓孩子在家里待著。
但是孩子終歸是要上學的,比起上學時讓孩子面臨其他小朋友的圍觀的可能,爸爸媽媽還是想盡快為孩子把手上的問題解決掉。
現在手術過去2年了,孩子的雙手已經是和別的小朋友一樣的5指了,不會有人特意去關注孩子的小手了,孩子也不會再藏著雙手了,他現在可以用手去抓想要的玩具,也可以用手學著寫寫畫畫,去掉的,是多指,長出來的,是自信和家人的關愛。
“媽媽,你看!”
媽媽很是欣慰,孩子現在可以自信地展示雙手的靈活度了。
經過長期的功能鍛煉,孩子的雙手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了,將來上學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是沒有問題了,她高興地說:
“恢復得挺好的,疤痕現在慢慢得淡了!”
2年過去了,孩子雙手上的手術疤痕的確淡了很多,一方面孩子自身的恢復不錯,另一方面,爸爸媽媽平時在支具和祛疤藥上面下的功夫也很深,這才有了現在的結果。
每個孩子的恢復情況不一樣,但是家長付出的努力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從術后每天白天的功能鍛煉開始,每一步都不應該有疏忽,晚上的支具和早晚的祛疤藥,這些工作家長都可以盡到自己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