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睏钊f里筆下的秋日,褪去了“悲秋”的刻板印象,恰如這漸冷的時節(jié)——風裹著涼意掠過街巷,露凝著清寒綴滿草葉,可總有花兒掙脫季節(jié)的束縛,在冷意中舒展花瓣,將秋的清寂,釀成了獨有的熱烈與詩意 。
秋日的晨光總帶著幾分慵懶,透過薄霧灑向庭院時,已少了盛夏的灼烈,多了份柔和的暖意。石階上的白霜尚未消散,踩上去咯吱作響,指尖觸到欄桿,便能感知到秋的寒涼。可轉(zhuǎn)身望去,墻角的菊叢早已蘇醒——鵝黃的花瓣如初升的月牙,層層疊疊裹著花蕊;純白的花兒似凝住的雪,在晨光中泛著瑩潤的光;還有那墨紅的菊,花瓣邊緣泛著細碎的金,像被晚霞染透的綢緞。它們擠在斑駁的墻角,不懼風的涼意,不顧露的侵襲,只是肆意綻放,連帶著周圍的空氣,都染上了清甜的香 。
記得兒時老家的菜園邊,總種著幾株月季。母親說“月季嬌貴,過不了秋”,可每到霜降前后,那月季枝頭總能冒出幾朵花苞,慢悠悠地舒展花瓣。秋寒中的月季,比春日里多了份韌勁——花瓣更厚,花色更濃,像被歲月沉淀過的胭脂,艷而不俗。有一次深秋降溫,夜里下了場小雨,我以為月季定然被打蔫了,清晨跑去一看,花瓣上凝著水珠,卻依舊挺立枝頭,連一片萎蔫的花瓣都沒有,反倒因雨水的滋潤,香氣愈發(fā)濃郁,引得蜜蜂在花叢中遲遲不肯離去 。
若說庭院的花是溫婉的堅守,那野外的花便是肆意的綻放。秋日的郊外,山路旁的小雛菊開得熱鬧,細碎的花瓣圍著金黃的花蕊,像撒在草叢中的星星,不在意土壤是否肥沃,不顧秋風是否凜冽,自顧自地鋪展開來,把荒涼的山坡裝點得生機勃勃。湖邊的蘆葦花也不甘示弱,細長的花穗在風中搖曳,白茫茫一片,像給湖面織了件柔軟的披風,雖沒有艷麗的色彩,卻憑著那份蓬松的溫柔,成了秋日里最治愈的風景 。
曾在深秋的午后遇見一位養(yǎng)蘭人,他的溫室里,幾盆墨蘭正悄然綻放。墨蘭本是喜暖的花,可他偏要嘗試“秋養(yǎng)”,將溫室溫度調(diào)低,讓墨蘭在微涼的環(huán)境中生長?!盎ê腿艘粯?,太順的環(huán)境長不出風骨?!崩先艘贿吔o蘭花澆水,一邊笑著說。我湊近細看,墨蘭的葉片修長挺拔,沒有一絲彎折,淡紫色的花苞從葉間抽出,花瓣舒展時,透著股清冷的雅致,香氣清淡卻持久,不像春日的花那般濃烈,卻能在秋的冷意中,一點點沁入心脾 。
秋寒中的花,開的不僅是艷麗,更是一種生命的態(tài)度。它們不似春日的花那般依賴暖陽,不似夏日的花那般渴求雨露,只是憑著內(nèi)心的堅韌,在漸冷的時光里扎根、生長、綻放。就像那些在逆境中堅守的人——或許身處寒涼的境遇,或許歷經(jīng)挫折的打磨,卻從不抱怨,從不退縮,只是默默積蓄力量,在屬于自己的時刻,綻放出最動人的光彩 。
暮色四合時,秋風更涼了些,可花兒依舊開得熱烈。月光灑在花瓣上,給菊鍍上銀輝,給月季鑲上白邊,連蘆葦花也泛著淡淡的光。站在花前,忽然懂得:秋日的花開,是對季節(jié)的挑戰(zhàn),更是對生命的禮贊。它們告訴我們,寒冷從不是退縮的理由,困境也不是放棄的借口,只要心中有信念,即便在最清冷的時光里,也能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的詩句,道盡了秋花的獨特魅力。秋漸冷,花依然盛開——這不僅是秋日里最美的風景,更是對生活最深情的啟示:愿我們都能如秋花般,在寒涼中堅守,在清寂中綻放,把每一段時光,都過得熱烈而從容 。
讀者朋友們,對此,你有著怎樣獨特的觀點與看法?歡迎在評論區(qū)暢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