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嵌入式大雜燴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新規(guī)生效首日,一艘造價50億的美國豪華郵輪,竟在上海港外突然掉頭,拒絕支付1167萬港務費,令船上千名游客嘩然!
這筆費用,不僅是沉重的經濟負擔,更是中國對美國發(fā)起的一場“規(guī)則之戰(zhàn)”,它以精準打擊迫使美國資本付出代價,并向世界清晰傳遞一個信號:任何單邊主義行徑,都將面臨精心設計的反制。
新規(guī)的第一個賬單
新規(guī)生效的第一天,造價超過50億、能搭載上千名游客的豪華郵輪“RIVIERA”號,在抵達上海港外時,卻突然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決定:掉頭,取消原定的掛靠計劃。
消息傳來,船上一片嘩然,早已規(guī)劃好行程的游客們的不滿情緒瞬間爆發(fā),驅動這一戲劇性場面的,是一張價值1167萬元人民幣的賬單。
這筆被稱為“特別港務費”的款項,讓這艘從美國西雅圖遠道而來的巨輪,在中國港口前望而卻步。
但如果以為這只是一筆簡單的“過路費”,那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這筆錢背后,藏著一套經過精密計算的博弈法則,它的目標從來不是錢本身。
以往國際航運界的規(guī)矩,大都看船上掛著哪國的旗,或者是在哪里制造的,但現在不一樣了,而這次的“特別港務費”,卻徹底顛覆了這種傳統(tǒng)玩法。
它不再關心船只的國籍或出生地,而是直擊要害——背后的資本,新規(guī)明確,只要船舶由美國公司擁有、經營,或者美資持股比例不低于25%,就得交錢。
這一下子,打擊范圍就從過去只占全球船隊約1%的純美國船,瞬間擴大到了3%,差不多3120艘船被納入視野,這些船,都與美國資本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更妙的是,它設計了一套“階梯式費率”,今年到明年的標準是每凈噸400元,但到了2026年4月17日后,就會跳到640元,2027年是880元,2028年更是飆升到1120元。
這根本不是一次性的沖擊,而是在給市場劃定一條清晰的、成本不斷攀升的未來路徑,它像是在對所有相關方說:“我們給你們時間反應,但壓力只會越來越大?!?/p>
這套組合拳里,還有“胡蘿卜”,政策巧妙地設置了豁免條款:如果船是在中國制造的,或者空載來中國進行修理,那就可以免交這筆費用。
這一招直接讓大約四分之一的受影響遠洋貨船松了口氣,同時也精準地把壓力集中到了美國資本身上,更深遠的看,這無異于給本土的造船和修船產業(yè)送上了一份大禮。
誰的利潤誰心疼
當一個巨大的成本變量被扔進市場,每個玩家的算盤都得重新打一遍,這筆費用就像一個砝碼,瞬間改變了天平的平衡,迫使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身價和底牌,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
對郵輪業(yè)來說,這簡直就是一道“生死線”,豪華郵輪“RIVIERA”號那1167萬元的單次費用,是個什么概念?
要知道,這樣一艘郵輪跑一個航次的凈利潤,通常也就兩三百萬,這意味著,它靠一次岸,就得賠掉好幾個航次的辛苦錢,這賬根本沒法算,所以它最終選擇“棄港”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情況會更糟,以美國郵輪巨頭皇家加勒比為例,按明年的收費標準,其在中國運營的船隊每年可能要額外支出2.9億元,這會直接吃掉公司中國區(qū)18%到25%的凈利潤。
等到2028年,當費率漲到最高時,這個利潤壓縮比例甚至可能超過40%,面臨虧損也不是沒可能。
貨運行業(yè)則上演了一出眾生相,財大氣粗的美森輪船,因為其中美快航業(yè)務是其核心命脈,根本無法放棄。
面對上海港開出的1209萬元賬單和寧波港的446萬元賬單,他們公開承諾會遵守規(guī)定,并且硬氣地表示不會把成本轉嫁給客戶,這是在用真金白銀保衛(wèi)自己的市場地位。
但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底氣,航運巨頭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就選擇了規(guī)避,它們干脆把懸掛美國旗的船只從中國港口名單中劃掉,轉而??宽n國的釜山或光陽港來中轉貨物。
而德翔海運則更加干脆,直接借此機會,宣布徹底撤出其美西航線,在這一片混亂和抉擇中,一個意想不到的贏家出現了。
當國際巨頭們因為巨額成本而猶豫、收縮甚至退出時,那些不受新規(guī)影響的中資郵輪企業(yè),瞬間獲得了巨大的非對稱成本優(yōu)勢,一個千載難逢的市場窗口期,就這么被打開了。
把皮球踢回白宮
如果認為“特別港務費”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增加航運成本或收取一筆費用,那就太小看它的戰(zhàn)略意圖了。
這盤棋的真正落子點,在于通過攪動市場,將壓力精準地傳導回始作俑者——美國的政策制定層。
美國郵輪業(yè)的三大巨頭——嘉年華、皇家加勒比和諾唯真,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對它們而言,中國市場是一個無法拒絕的寶藏。
2023年,這里貢獻了3800萬人次的游客,占全球總量的16.5%,更重要的是,中國游客在船上的人均消費高達約6800元,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3%。
以皇家加勒比為例,去年的財報顯示,中國市場的營收占其全部海外業(yè)務的22%,是增長最快的區(qū)域。
現在這些巨頭們陷入了一個完美的“囚徒困境”:放棄中國市場,等于自斷一臂,損失無法估量,繼續(xù)運營,則要被高昂的費用壓得喘不過氣,利潤大幅縮水甚至虧損。
這種兩難的局面,迫使這些企業(yè)必須回頭去審視,到底是什么給它們帶來了這場災難,問題還不僅限于財務。
取消一個中國港口的掛靠,往往意味著整條亞洲航線的布局被打亂,一艘郵輪的行程可能是“東京-上海-廈門-新加坡”,少了一環(huán),整個產品邏輯就瓦解了,這已經從一個成本問題,上升到了一個戰(zhàn)略運營問題。
最終這種壓力會形成一股強烈的反噬效應,當行程取消成為常態(tài),消費者對這些美資郵輪品牌的信任度就會動搖。
當本國的龍頭企業(yè)因為母國的政策而利益嚴重受損,影響就業(yè),這些企業(yè)和員工的聲音,必然會傳到華盛頓,博弈的皮球,就以這樣一種巧妙的方式,被踢回了對方的半場。
結語
回過頭來看,這項“特別港務費”的設計堪稱教科書級別,它迫使所有玩家重新站隊,戰(zhàn)略上的壓力傳導,將市場行為轉化為政治影響。
這已經不是一次盲目的對抗,而是一次邏輯清晰的“規(guī)則溝通”,短期來看,它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一定的波動和不確定性。
但從長遠看,它或許標志著一種新的博弈范式的誕生——通過設計精密的經濟杠桿,迫使對手重新評估其政策背后真實的、最終需要由自己人來承擔的巨大成本。
最終的目的,或許從來不是為了制造沖突,而是為了在更平等、更受尊重的基礎上,重新尋回那份來之不易的穩(wěn)定。
參考信息 中國船舶報:規(guī)避?反制!中國船舶開啟“正當防衛(wè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