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話說得好,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而婚姻也亦是如此,但就怕有的人為了“將就”,得過且過。
或許陜西跳河新郎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一場籌備兩年的婚姻,最后卻選擇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收場。
可如今事情鬧到這一步,輿論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持續(xù)發(fā)酵,之前傳因為彩禮和改口費而跳河的人,也被處置了。
后來新郎的最后一句,這婚不結了,自己從來沒受過這么大的委屈,更是將女方推到了的風口浪尖。
原以為事情到了這里基本上也就明了了,網(wǎng)友也是一邊倒的指責女方,但怎么也沒有想到,隨著新郎母親的發(fā)聲之后,輿論竟然反轉了......
跳河新郎母親首發(fā)聲
2025 年10月3日上午10點,陜西旬陽市 29 歲的周某某,本該在中午和未婚妻李某某舉行婚禮,結果卻從旬河大橋一躍而下。
直到10月9日,救援隊才在下游找到穿著定制西裝的他,衣服上還繡著他的名字,像個沒來得及拆封的遺憾。
自從這件事情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曝光之后,輿論就此展開,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還沒有過多的人評價此事,態(tài)度也算是保持中立。
畢竟當發(fā)生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件事情也亦是如此,尤其是感情的事,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的清楚。
但隨著新郎的跳河,有一些人就開始在網(wǎng)上斷章取義,為了流量就開始博人眼球,后來這事在網(wǎng)上吵了快一周。
其中絕大部分的說法是彩禮高,女方仍然不滿足,還有人稱在結婚當天,還在因為2萬元的下車禮而吵架。
這話一出之后,基本上就坐實了女方不講理、獅子大開口、壓榨、勒索的罪名,是她們逼死了新郎。
最后謠言越穿越離譜,當?shù)鼐街苯恿噶耍€抓了幾個造謠生事的人,最后還通告稱新郎是因為瑣事而跳河。
但這些仍然沒有堵住悠悠眾口,尤其是在新郎遺體找到后,女方的態(tài)度更是引發(fā)了一系列的爭議。
之前根據(jù)新郎父親在采訪的時候透露,其實兩家人在政府的牽頭下碰了面,但關于周某離世的責任歸屬問題,雙方都推卸責任。
這場會面也鬧的不歡而散,但問題還是要解決,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成為了壓死周某的最后一棵稻草。
可真刨開細節(jié)才發(fā)現(xiàn),事實也如官媒通報的一樣,壓垮這個年輕人的,真不是某一筆大錢,而是婚前那些磨人的瑣事,還有沒說出口的委屈。
就如同周某在下婚車前的最后一句話所說的那樣,“我從來沒有受過這么大的委屈,這個婚我不結了。”
據(jù)了解,新郎周某和新娘李某是高中同學,一個畢業(yè)于陜西某師范學院,一個是陜西某政法大學的畢業(yè)生。
按理說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婚戀觀念該更通透才對,可現(xiàn)在回頭看兩人的感情,七年恐怕早有漏洞。
兩人2023年訂婚,彩禮13.6萬,加上金飾、酒席,男方家前后花了20萬,對農村家庭來說,這已經(jīng)是把家底掏得差不多了。
可奇怪的是,都要辦婚禮了,兩人居然沒領證,而這也成了一直引發(fā)矛盾的導火索,直接日積月累最后爆發(fā)。
其實關于這一點,雙方持有不同的意見也能理解,一個怕拿了彩禮反悔,一個想著還沒辦婚禮,不用急著領結婚證,怕沒了保障。
后來周某的母親也透露了最重要的一點,在每次催促領結婚證的時候,女方都會以考研怕 “已婚” 影響填表,還有沒正式求婚,一直拖著。
直到婚禮前,矛盾完全爆發(fā)了,但讓人怎么也沒有想到的是,當新郎母親說出里面的緣由之后,輿論竟然出現(xiàn)了反轉.......
漏洞百出,引發(fā)網(wǎng)友質疑
根據(jù)資料顯示,在10月17日的時候,關于陜西跳河新郎母親首發(fā)聲的相關詞條,直接沖上了熱搜第一。
如同千萬所說,雙方是打算10月3日結婚,但關于兩人之間的矛盾,其實早就在三天前已經(jīng)埋下了。
之前就有報道稱,自從臨近結婚的時候,周某就一直在女方家里幫忙,但這忙幫的并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迫不得已”。
根據(jù)周某母親的說法是,他們發(fā)現(xiàn)在9月30號晚上的時候,周某從女方家回來,他的情緒就不對了。
至于原因就是女方那邊的“規(guī)矩”,他們決定是在10月2日的時候先辦酒席,女方就讓周某去家里面敬酒。
可聽到這話,周某心里就出現(xiàn)了“逆反”心里,打心眼里就是不想去,而且男方家從沒這規(guī)矩,按當?shù)乩险f法,婚前男女方都不該見面。
后來周某就想跟女方商量取消,但結果女方直接炸了,追問 “是誰不讓你來”,還打電話給男方母親對質。
就這么一件事,雙方解釋到凌晨一兩點,才算暫時壓下去,可到了10月1號,兩人去安康市取婚紗、買酒席用品。
一開始還好好的,可最后兩人又因為 “敬酒”的問題大吵了起來,后來還扯到新郎在西安買的房子。
但這個矛盾真正的爆發(fā)還在10月2號,也就是婚禮前一天,最后周某妥協(xié)了一大早就趕去了女方家里。
按約定,周某要去女方家敬酒,結果他從上午10點忙到晚上12點才回家,男方家的酒席都散了,伴郎跟著餓了一天。
回到家里面,周某整個人都非常的沮喪,更是跟跟父親說 “人丟完了”,跟母親說 “沒敬酒,就干了一天活”。
他們幾人把女方家三層樓,從一樓到三樓的布置,連接親的婚房都是他弄的,可他自己的婚房還空著沒收拾。
更讓人在意的是,那天下午四五點,兩人和伴郎去酒店彩排完婚禮,送女方回家時,離她家還有 200 多米,女方突然讓伴郎等著,只帶周某某一個人進去。
這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沒人知道這一小時里發(fā)生了什么,只知道周某某出來后,情緒低落到極點,連飯都吃不下。
半夜家人問他,周某也只說 “沒事”,怕父母擔心,但沒人能想到,第二天的婚禮,成了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10月3號接親時,男方本來按規(guī)矩要帶8樣成雙的禮品,結果最后只拿了4樣,女方看到這之后直接炸鍋了,差點跟接親隊動手。
雖然最后成功接了親,但路上女方母親打電話,開著免提說 “說好8樣禮,只拿4樣,不給下車費就不下車”。
最后下車費給了,本以為沒事了,結果去酒店的婚車上,兩人又因為 “酒店有沒有準備敬酒杯” 吵了起來。
到了酒店門口,不少親朋好友都在門口等著,可周某看著遲遲不下車的未婚妻,情緒終于繃不住了。
他把手機一扔,說了句 “我從小到大都沒受過這么大的委屈,爸媽我對不起”,然后就往旬河大橋跑。
后來周某父親說,孩子最后還說了一句 “這個婚我不結了”,之后就沒了蹤影,再等就是傳來了死訊。
如今這件事情僵持不下,新娘李某只說 “等官方消息”,男方母親還在等著一個解釋,但輿論徹底炸鍋了。
不少網(wǎng)友看到周某母親的發(fā)聲之后,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們覺得這番話漏洞百出,講好了敬酒,到家就反悔,講好了八件,當天就變成最不吉利的四樣。
俗話說得好,低頭娶媳婦,抬頭嫁閨女,網(wǎng)友說的不無道理,兩家人住的那么久,婚俗肯定也差不多,就算是再不滿意,也不能因為敬酒這點事吵幾天。
但事情發(fā)展到這個地步,也不能說怪誰不怪誰,只是可惜了周某一條生命,這些壓力將他逼上了絕路。
截止到目前為止,事情的全貌幾乎也差不多了,至于最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還是坐等一個后續(xù)吧。
但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很多婚戀里的問題:溝通的缺失,對 “面子” 的執(zhí)念,還有婚俗背后那些不該有的 “較勁”。
希望以后少一些這樣的悲劇,畢竟兩個人能從高中走到談婚論嫁,本就不容易,別讓那些瑣事,毀了本該幸福的日子!
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參考信源:
新郎婚禮當天跳河事件,母親首度發(fā)聲---2025-10-17---每日人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