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門新區(qū),在非洲村落、迷你沙丘與馬島客廳間穿梭,邂逅大猩猩、長頸鹿與環(huán)尾狐猴,感受跨緯度的自然魅力;步入唐家河展區(qū),與川金絲猴、四川羚牛不期而遇,觸摸四川唐家河保護區(qū)的原生風貌……10月18日,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南門新區(qū)正式開放。
一站式逛動物園,實現(xiàn)“火車站直達動物園”無縫銜接
紅山動物園南大門面向南京火車站,自開放之日起,從火車站抵達的游客可通過專門開辟的地下通道,步行僅需5~10分鐘即可直達南門廣場,實現(xiàn)“出站即入園”的無縫銜接。此外,南門區(qū)域整合南京火車站及周邊資源,統(tǒng)籌盤活約1600個停車位,極大緩解長期以來北門的停車壓力和交通擁堵。
為全面提升游客入園效率,南門新區(qū)共設置6個人工售票窗口、6個現(xiàn)場掃碼購票區(qū)及12條檢票通道,大幅提升通行能力。同時,園區(qū)通過“雙向分流”策略,將南門與北門設為主要進出通道,科學引導客流,保障游客從抵達至入園全程暢通。
除地下通道,紅山南路地面還新增50米過街慢行通道,設置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并在南京站、地鐵出口及北廣場沿線增設超過30處指引標識,實現(xiàn)從城市交通節(jié)點到動物園入口的全程清晰導引,讓市民和游客輕松抵達。
從南門進入后,游客可率先游覽全新開放的南門新區(qū),再沿園區(qū)推薦的游覽路線逐步參觀,體驗更科學、更舒適的一站式游園動線。
走進非洲草原、非洲雨林,去馬達加斯加島做客
南門全新動物展區(qū),以非洲及澳洲動物展區(qū)為核心,帶來非洲村落、迷你沙丘、智慧之靈、偉大的猿、穿越大草原、犀牛領地、澳洲袋鼠角、馬島客廳等多個主題場景,漫步其間,公眾將感受來自非洲、澳洲的獨特魅力。
新區(qū)采用“生境還原”手法,將不同緯度的生態(tài)片段通過微地形和植物群落分層拼接,將廣袤非洲大陸、澳洲荒原的典型生境折疊進方寸之間,每一步都能打破地理的界限,隨著大猩猩、長頸鹿、耳郭狐、環(huán)尾狐猴等動物的出場,游客將依次穿梭于雨林、草原、沙漠、島嶼等多元生境。
整個游覽線路達1.6km,在有限的空間打造了微型的沙丘、延綿起伏的草原、遷徙的高地、水邊的緩坡、隱蔽的洼地、大裂谷的峭壁等多種地形,最大高差能達到十幾米。
在這里,游客將邂逅大猩猩登高捶胸、看見細尾獴的哨兵在向遠處瞭望,鴕鳥在大樹下乘涼,斑馬在河邊飲水、角馬相互追逐、聽見黑白領狐猴混響般的歌唱……它們有的是真“混養(yǎng)”的室友,有些則是通過設計手法實現(xiàn)“視覺混養(yǎng)”的鄰居。
濃郁本土風情,漫步唐家河展區(qū)感受保護區(qū)自然風貌
與南門同步開放的,還有歷時四年精心打造的唐家河展區(qū)。該展區(qū)以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原型,完整復刻其自然地貌、植被與物種構成。
展區(qū)內匯集川金絲猴、小熊貓、小麂、黃喉貂、四川羚牛、豺、大鯢等多種特色物種,其中四川羚牛、黃喉貂等動物為首次在紅山動物園展出。隨著這批新“成員”的加入,紅山動物園也正式成為中國大陸唯一能同時觀賞大熊貓、考拉與大猩猩的城市動物園。
在展示方式上,唐家河展區(qū)徹底打破傳統(tǒng)籠舍觀念,巧妙運用植物帶、天然石塊、生態(tài)水系與隱形壕溝等自然元素,構建出“有界無墻”的動物棲息環(huán)境。這種無邊界設計不僅保障了動物福利,也為游客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游覽體驗:你可以沿著一層步道,穿行在毛冠鹿、金絲猴與豬獾的活動場域,透過交錯設置的玻璃面觀察它們最真實的狀態(tài);也可以登上二層高空棧道,“躍入林梢”,從樹冠層的視角,捕捉小麂掠過林間的敏捷身影,感受與野生動物“不期而遇”的原始野趣。
現(xiàn)代快報/現(xiàn)代+記者 裴詩語/文 施向輝/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