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丁佐春 文圖
秋日時分,佇立在揚州南郊長江之畔極目遠眺,江水浩浩湯湯,貨輪川流不息。岸上,揚州遠揚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作業(yè)區(qū)一派繁忙景象,“巨人”正不知疲倦地揮舞臂膀“抓取”一個個集裝箱,一輛輛大型貨運卡車有條不紊地穿行其間。
“我2005年正式入職公司,一直從事大型港口起重機械駕駛工作,門座式起重機、輪胎式起重機、行車等機械我都操控過?!边h揚集裝箱碼頭公司機駕主管席旭平一邊遞給記者安全帽和白紗手套,一邊介紹起作業(yè)區(qū)情況和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
“這是我曾經(jīng)開過的輪胎吊,駕駛室距離地面18米,從駕駛室往下看,集裝箱四個鎖孔只有指甲蓋大,當?shù)蹙呱纤膫€鎖頭緊緊鎖住鎖孔,才能把集裝箱吊起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毕衿街钢鴪龅厣弦慌_大型吊裝設備說,集裝箱重量越大慣性越大,左右手必須協(xié)同操縱設備,不能有絲毫偏差,要做到又快又準,全憑日積月累練出的手上功夫?!跋陆怠⒅?、閉鎖、起升、對車……輪胎吊的操作既要快又要輕,整個過程必須一氣呵成。”
頂著耳旁呼呼作響的江風,記者跟隨席旭平登上30米高的岸橋,駕駛室面朝長江,對岸就是鎮(zhèn)江的焦山風景區(qū)。盡管前方風景如畫,但腳下卻令人望而生畏?!澳愕谝淮紊蟻砟苡羞@狀態(tài)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不少人上來腿肚子直打顫,有的嚇得連連尖叫,要趕緊下去?!毕衿叫χf,江景確實漂亮,但對于日復一日作業(yè)的工友們來說,更多是駕駛室狹小空間內的枯燥無味,堅持下去需要勇氣和奉獻精神。
在特種機械設備駕駛中,席旭平通過努力做到了“人機合一”?!懊總€集裝箱里都是珍貴的‘揚州造’,有的價值不菲,任何一個疏忽都會造成巨大損失?!毕衿秸f,“手中有技術,心中有責任”是團隊拿得出手的“好產(chǎn)品”,也是大家都引以為豪的“人品”。
遠揚集裝箱碼頭公司位于揚州經(jīng)開區(qū),擁有2個3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5臺岸橋式起重機,8臺場地輪胎吊,40余部各式流動設備,堆場面積43萬平方米。上半年,公司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8.04萬標箱,同比增長1.21%。
“我們打造了‘陸改水’‘散改集’‘水路門到門’等特色物流品牌,為貨主、貿(mào)易商、船公司和代理搭建更智能、更便捷、更可靠的服務平臺。”遠揚集裝箱碼頭公司負責人表示,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下,公司與海信冰箱、晶澳太陽能、江淮汽車等產(chǎn)業(yè)龍頭合作共贏,實現(xiàn)港產(chǎn)城深度融合,為“揚州造”揚帆出海“保駕護航”。
記者手記
“揚州造”背后的工匠精神
從農(nóng)家子弟起步,在平凡崗位上,席旭平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帶出了一支過硬的技術隊伍。他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經(jīng)驗,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如“鋼絲繩的張力觀察法”“旋轉慣性力身體感知法”“高空吊物視覺誤差消除法”等,并將這些方法傳授給徒弟們。憑著客觀公正的處事原則、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恒的奉獻精神,席旭平深受大家好評,逐步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名產(chǎn)業(yè)工人,席旭平并不強壯高大的身軀內,始終涌動著堅韌的工匠精神。正是千千萬萬個像席旭平一樣的奉獻者,推動著“揚州造”的巨輪劈波斬浪,駛入星辰大海。
來源: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王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