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傍晚,黃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劇場的燈牌漸次亮起,中文原創(chuàng)音樂劇《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在此迎來二輪首演。當演出尾聲“元氣女團舞”跳起,全場觀眾揮動應援棒形成星海,這種沉浸式體驗,正是制作方星在文化“讓觀眾成為春宵世界一員”的初衷。
這部改編自日本作家森見登美彥同名小說的音樂劇,在首輪演出后歷經兩年沉淀打磨,從敘事節(jié)奏到舞臺美學完成系統(tǒng)性升級,以青春治愈的定位,為懷揣情感需求的觀眾遞上一杯盛滿時光暖意的“偽電氣白蘭地”。
以觀眾反饋為尺,精修敘事內核
“首輪演出后,我們收集了上千條觀眾評論,小到一句臺詞的節(jié)奏,大到支線劇情的取舍,都反復和主創(chuàng)團隊推敲?!薄洞合喽?,少女前進吧!》總制作人楊聿敏在演出前的采訪中透露,本輪創(chuàng)作的核心是“在還原原著魔幻現實精髓的前提下,讓故事更貼合觀眾觀演需求”。最終,制作組將原本近3小時的敘事精煉至2個半小時,剔除冗余支線,讓“少女一夜跨四季”的主線更具穿透力——春日斗酒勝李白的灑脫、夏夜舊書市尋書的執(zhí)著、秋日戲劇舞臺的熱血、冬日病房訴衷腸的溫柔,四段奇幻旅程銜接更流暢,情感沖擊力也隨之升級。
這種“精修”不僅體現在時長上。導演李辰川團隊在舞臺調度上注入巧思。通過精準的肢體語言強化角色特質,學長追逐時的笨拙踉蹌、少女前行時的利落颯爽,都比首輪更具象動人。就連李白、事務局局長等配角,也不再是功能性符號——郭亢飾演的李白,以搖滾唱腔演繹癲狂與孤獨;朱微之、王顥玨塑造的事務局局長,嚴肅外表下藏著呆萌反差,這些群像刻畫共同織就了一幅兼具煙火氣與奇幻感的京都都市畫卷。
音樂與舞蹈的創(chuàng)新同樣是本輪亮點。立山秋航、金子麻友美等中日作曲家聯手,為舊書市之神創(chuàng)作民謠淺吟,為少女譜寫元氣詠嘆。編舞楊坤則在“詭辯舞”中大膽采用“二次元扁平化”美學,刻意僵化的肢體韻律制造出超現實喜感,而學長舞段又從現實生理體驗提煉動作,形成真實與虛幻的精妙疊合。首演周,該劇原聲專輯已同步登陸QQ音樂、網易云音樂、Spotify等國內外平臺,未到劇場的觀眾也能提前沉浸在“春宵宇宙”的旋律里。
守森見美學內核,造跨次元舞臺
“我們始終秉持‘變中求不變’的原則——技術手法可以創(chuàng)新,但作品的精神內核不能丟?!笨偝銎啡酥煲倪@句話,道出了本輪改編的核心邏輯。舞美設計李祎用雙層木質架構搭建“町屋”空間,傳統(tǒng)日式建筑的韻味與現代舞臺技術碰撞。春日酒吧街的燈火從木格窗中透出暖光,夏夜舊書市的墨香隨書頁道具流轉,秋季學園祭的熱鬧靠層疊布景延伸,冬日病房的溫情則借柔和頂光烘托,四季場景在有限空間里自如切換,精準還原森見文學特有的細膩詩意。
這種對原著美學的堅守,也體現在演員的演繹中。新卡司高楊、奇煜為“學長”一角注入新活力,既保留角色的笨拙幽默,又挖掘出深藏的溫柔堅韌。老卡司顧易則在“冬季病房”獨白段落完成蛻變,從怯懦到勇敢的情緒轉折,讓觀眾看到角色完整的成長弧光。而陳玉婷、黃恩茹、王潔璐飾演的“黑發(fā)少女”,經過兩年沉淀,也不再只是元氣探索者——品酒時的迷醉、尋書時的執(zhí)著、起舞時的歡愉,都多了層串聯奇幻世界靈魂人物的厚重感。
二輪首演落幕后,不少觀眾分享觀劇感受:“學長追逐少女的樣子,像極了年輕時笨拙的自己”“舞美和音樂太治愈,看完覺得生活里的小煩惱都輕了”。這部作品印證了青春奇幻題材的市場潛力——在懸疑、厚重題材之外,觀眾依然渴望能帶來輕松與感動的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