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元嘉十七年(440年)的建康城,青溪畔的蕭氏宅第徹夜燈火。隨著一聲嬰兒啼哭,時任淮陰令的蕭道成迎來了長子的降生。據(jù)說當夜,孩子的母親劉智容夢見金龍盤踞屋梁,鱗爪閃耀,蕭道成聽聞后大喜過望,為其子取名“賾”(zé),字宣遠,小名“龍兒”。
好家伙,祥瑞加上這個小名,這不是史書對于皇帝的標配描寫,而且這小名跟劉備給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劉封、劉禪有異曲同工之處,這都暗示著蕭道成想稱帝的野心嘛。當然了,這是后話,大概那會的蕭道成也想不到自己以后會當上皇帝!
蕭賾的青少年時代,正值南朝宋政權(quán)由盛轉(zhuǎn)衰的動蕩時期。元嘉北伐的慘敗讓江淮地區(qū)千里丘墟,而朝廷內(nèi)部宗室相殘的慘劇更是愈演愈烈。作為將門之后,蕭賾自幼便接受嚴格的文武訓練,史載他“少沉敏有大量,寬綽能容”,既有父親蕭道成的沉穩(wěn)果決,又兼具文人的儒雅氣質(zhì)。十七歲時,蕭賾以尋陽國侍郎入仕,后轉(zhuǎn)任江州西曹書佐,出任贛縣縣令。這些基層治理經(jīng)歷,為他日后治國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南朝宋爆發(fā)“義嘉之難”,晉安王劉子勛在尋陽稱帝,對抗建康朝廷。蕭賾因不順從劉子勛勢力,他就被關(guān)入了監(jiān)獄,幸虧族人相救才出來的。
時任江州刺史的蕭道成命蕭賾招募士卒,組建軍隊。蕭賾在旬月之間聚集三千精兵,與劉子勛的部將戴凱之等人展開激戰(zhàn)。蕭賾大敗敵軍,成功拿下了南康郡。此戰(zhàn),劉宋朝廷本要給蕭賾升職加薪,但是蕭賾都委婉拒絕了,后來轉(zhuǎn)任寧朔將軍、廣興相。
此后十年間,蕭賾追隨父親南征北戰(zhàn),先后平定了桂陽王劉休范、建平王劉景素、沈攸之等人的叛亂,官職一路升至為冠軍將軍、持節(jié)。
升明元年(公元477年),蕭道成廢黜宋廢帝劉昱,立順帝劉準,獨攬朝政。荊州刺史沈攸之不服,舉兵十萬東下,欲討伐蕭道成。時任都督江州諸軍事的蕭賾成為抵御叛軍的第一道防線,他在未接到朝廷的指令前便未雨綢繆,將江州境內(nèi)的糧草物資集中到湓城,做好了戰(zhàn)前準備。蕭賾的父親蕭道成聽說后大喜說:“真不愧是我的兒子!”
蕭賾本想親率大軍迎戰(zhàn),但朝廷不允許,他便派兵增援前線,最終叛軍大敗,沈攸之自殺身亡。平定叛亂后,朝廷轉(zhuǎn)任蕭賾為散騎常侍,,征虜將軍,江州刺史,同年調(diào)任侍中、領(lǐng)軍將軍,不久又加任持節(jié)、督京畿諸軍事。畢竟蕭道成這會在劉宋朝廷是權(quán)臣,蕭賾一路高升也在情理之中了。
公元479年,蕭道成在掃除了障礙后,順利稱帝,建立南齊,冊封蕭賾為皇太子。
三年后,齊高帝蕭道成病逝,蕭賾即位,改元“永明”,是為齊武帝。登基之初,蕭賾便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國內(nèi)歷經(jīng)多年戰(zhàn)亂,經(jīng)濟凋敝,百姓困苦;北方的北魏載馮太后的主持下正積極改革,且一直對南齊虎視眈眈。
蕭賾深知“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更難”,他以“寬刑簡政、與民休息”為治國理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開啟了長達十一年的“永明之治”。
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蕭賾首先著手整頓戶籍。南朝宋以來,百姓為逃避賦稅而隱瞞戶籍現(xiàn)象嚴重,導致國家財政收入銳減。蕭賾任命虞玩之主持“檢籍”工作,規(guī)定“凡偽冒戶籍者,一律退回本縣改正,限期百日,逾期不改正者充軍”。同時,蕭賾大力勸課農(nóng)桑,興修水利,并多次下詔減免賦稅,派使者賑濟災民。
在政治上,蕭賾繼承了父親蕭道成的“節(jié)儉治國”理念。他下令拆除建康宮城中奢華的紫極殿;禁止宗室諸王營建豪華府邸,規(guī)定“諸王車馬服飾不得逾越制度”。
在蕭賾執(zhí)政的十一年期間,朝政政治清明,國內(nèi)社會安定,帶動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給南齊帶來一個小康的安定局面。。
然而,人生總是充滿遺憾,蕭賾開創(chuàng)了永明盛世,蕭賾本想著可以讓他的長子蕭長懋繼承他的事業(yè)。史書評價蕭長懋“守器之君,已知耕稼,溫文具美”,深得蕭賾喜愛。蕭長懋在東宮期間,崇尚名節(jié),禮待文士,審理冤獄,頗得人心。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永明十一年,蕭長懋突然病逝,年僅三十六歲。蕭長懋死后,雖然蕭賾的次子竟陵王蕭子良,才華橫溢,深得人心,但蕭賾卻固守宗法制度立蕭長懋的長子蕭昭業(yè)為皇太孫,后世很多人對此很不理解,最后導致皇位被蕭賾的堂弟蕭鸞奪走了。
同年八月,蕭賾病逝于建康宮延昌殿,享年五十四歲,廟號世祖,謚號武皇帝,葬于景安陵。
蕭賾死后不久,蕭鸞便發(fā)動政變,廢黜蕭昭業(yè),立蕭昭文為帝,隨后又廢殺蕭昭文,自立為帝,是為齊明帝。齊明帝即位后,大肆屠殺蕭道成、蕭賾的子孫,南齊政權(quán)陷入混亂,短短數(shù)年后便走向滅亡。蕭賾一生苦心經(jīng)營的永明盛世,最終在宗室相殘的血雨腥風中化為泡影。
《南齊書》評價蕭賾:“世祖登上帝位繼承大業(yè),功勞與天命相契合,雖然是繼承先帝的基業(yè),實際做事卻十分艱難。他身著帝王禮服、頭戴垂珠禮帽執(zhí)掌朝政,深切恪守政治法典,文武官員的任命,不改變舊有的規(guī)章制度。嚴明的刑罰和深厚的恩惠,都由他親自作出決定,行事的道義兼顧長遠,天下人沒有不恭敬嚴肅的?!边@段評價雖有溢美之詞,但也客觀反映了蕭賾在政治上的成就。
配圖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