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fēng)起,南瓜黃,眼瞅著又到了吃南瓜的好時候。香軟、甘甜、暖胃,還不上火,廚房一燉、飯桌一端,好吃又健康??赡阒绬??南瓜雖好,卻也不是誰都能隨便吃。要是不注意吃法和體質(zhì),輕則腸胃不適,重則血糖飛起。今天,我這當(dāng)了四十年中醫(yī)的老太婆,就和你掰扯掰扯:南瓜不是“萬能寶”,有些人吃它,確實得悠著點。
? 暖胃又解乏?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南瓜的好
南瓜性溫,味甘。中醫(yī)常說“甘者緩也”,就是說它能緩解身體的緊張狀態(tài),適合脾胃虛弱的人。但里頭“糖分”不低,尤其蒸著吃的時候,那點甜膩勁兒,吃多了容易滋膩生痰。特別是老年人,一吃就停不下來,小心“多食反傷脾”。
有讀者可能會問:“我吃著挺軟糯的,咋會傷脾?”你想啊,南瓜雖然口感軟,但多了就是“濕氣累積”的導(dǎo)火索。尤其體內(nèi)濕氣重、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舌苔厚膩、腹脹、乏力,這時候再大口大口吃南瓜飯,等于是給自己添堵。
你有沒有在秋天越吃越困的經(jīng)驗?不光是天涼了,食物沒調(diào)對,也是誘因之一。
? 血糖偏高人群,吃南瓜要特別留神
這點,真得說仔細(xì)。很多人聽說“南瓜能降血糖”,就當(dāng)寶貝似的天天吃。但這個,說實在的,是個誤區(qū)。部分南瓜品種,含糖量還挺高,特別是炒南瓜、煮南瓜粥、南瓜餅這類做法,糖分出了鍋你自己都想不到。
雖說南瓜含的糖不像白糖那么直接,但煮熟后“升糖指數(shù)”一點不小。如果家里有糖尿病人,建議控制量,不要超過半碗,一天別超一次,還得配點粗糧、綠葉菜中和一下才穩(wěn)妥。
你平時南瓜怎么吃?煮粥?煎餅?會不會越吃血糖越高自己都沒留意?
? 濕熱體質(zhì)要收著點,別把火上澆油了
咱說句老話兒:“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調(diào)養(yǎng)”。濕熱體質(zhì),一般表現(xiàn)就是舌黃膩、口干苦、容易起痘、胸悶不暢。這種體質(zhì)最怕甜膩厚重,而南瓜恰恰容易生痰助濕。
你愛出汗、一動就悶熱、舌頭發(fā)黃,嘴巴總覺得黏糊糊的?八成濕熱體質(zhì),這時候天天吃南瓜,可不就是“火上添濕、濕上添火”嘛!建議少吃偏寒性的綠豆湯或薏米粥來去一去里頭那股悶勁兒。
家里人有人總喊肚子撐慌、氣短、舌苔厚厚的一層白?南瓜就別天天盯著吃了。
? 南瓜怎么吃,更適合咱中老年人?
不建議天天蒸、天天煮粥來吃,尤其單一吃南瓜最容易犯錯。搭配吃,才是養(yǎng)生門道。比如搭配“山藥”炒一炒,補脾胃還不會上火。或者南瓜搭點糙米來熬粥,升糖慢一些,更適合三高人群。
再說個老底子菜譜:“清炒南瓜金針菇”,南瓜切薄片薄炒,搭上金針菇,既不滋膩,也不會血糖飆升。還可以適當(dāng)加點姜絲提一提陽氣。咱們老年人肚子不比小年輕,這是養(yǎng)胃又不上火的一道家常菜,不油不膩,四季都合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