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你們不跑不行嗎?”
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個問題都會打個問號,為啥這么問呢?
馬拉松全程 42.195 公里,這可不是一段輕松的路程,簡直就是一場長期自我克服的艱苦戰(zhàn)斗。
它累得讓人懷疑人生,虐得讓人痛不欲生。
要一步一步地跑完這漫長的距離,每一步都在挑戰(zhàn)身體的極限,每一米都在考驗精神的韌性。
首先,對于普通大眾跑者來說,前期的備訓時間那可真是個“時間黑洞”。
少則備訓半年,多則備訓一年。
就拿上班族來說吧,在這半年或一年里,得像個自律的機器人一樣,每天雷打不動地進行訓練。
專家建議,要想在賽場上順利跑完馬拉松,每個月的跑量不得低于 200 公里。
咱來算筆賬,一個月按 30 天算,平均每天至少得跑 6.7 公里,這對于平時忙碌的上班族來說,真的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而且,跑全馬前的訓練那叫一個費時間啊。
假如你的 10 公里需要 1 個小時跑完,那么每周至少要在清晨或夜晚抽出 1 個小時投入到跑步中。
一到周末,還得拉個半馬的長距離,這又得花去 2 個小時。
這樣算下來,你的業(yè)余時間基本上都被跑步占滿了,想做點別的事情都難。
就像有位跑者說的:“自從開始備戰(zhàn)馬拉松,我的生活就只剩下跑步了,連看場電影的時間都沒有。”
除了時間成本,跑馬拉松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在備訓不足的情況下,馬拉松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
我有個朋友,備戰(zhàn)了 6 個月去參加上海馬拉松,比賽那天天氣特別熱,他花了 5 個小時才堅持下來,可賽后的狀況簡直慘不忍睹。
第二天,他的大腿酸痛得不行,上下樓梯都得扶著墻,正常走路都成問題。
腳趾甲 10 個黑了 6 個,其中一個淤血到現(xiàn)在都沒好,身上的皮膚曬得黝黑,還受了傷。
大部分馬拉松選手賽后都會出現(xiàn)皮膚發(fā)癢的情況,這都是馬拉松帶來的“后遺癥”。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問題就是費錢。
雖然對于有錢人來說,這可能不算什么,但對于普通大眾跑者來講,去外地參加一場馬拉松,預算至少得千元不等。
報名費、交通費、住宿費,這些加起來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
說了這么多不能跑馬拉松的理由,是不是就真的不建議大家跑了呢?
其實也不是。
很多人會說“我喜歡、我樂意”,這就是跑馬拉松最大的動力。
如果你的跑步只是為了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真的可以考慮一下是否要跑馬拉松,畢竟 1 - 42 公里和 1 - 10 公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但如果你真的想跑,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一定要做好萬分的準備,對這 42.195 公里懷抱著敬畏之心。
在備訓過程中,要科學訓練,合理安排時間和跑量,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xiàn)不適,要及時調(diào)整。
在決定是否要跑馬拉松之前,一定要權衡好其中的利弊,不要盲目跟風。
希望每一位跑者都能在跑步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