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朱萌麗
10月19日,一部融合家族溫情與閩東革命烽火的文學作品《明月關山笛》新書發(fā)布會在天府書展主會場舉行。該書作者鮑堅親臨現(xiàn)場,與著名作家阿來、侯志明展開了一場深度文學對談。
阿來、鮑堅、侯志明在《明月關山笛》發(fā)布會上
小說以描繪個人命運折射宏大歷史
《明月關山笛》
《明月關山笛》以閩都風土為敘事背景,將宏大歷史融入家庭日常,既展現(xiàn)個人命運與時代的深刻聯(lián)結,又飽含濃郁的閩東風土人情與詩意意象。這部榮獲《小說選刊》2024年度大獎的作品,通過一個動人的情節(jié)展開:女婿在探親時吹奏的一曲《關山月》,揭開了九旬岳父塵封的記憶——青年時代,他因目睹地下黨員英勇就義而萌生對英雄的向往,決心加入共產(chǎn)黨。在幾次陰差陽錯尋找組織未果后,他被游擊隊戰(zhàn)士春玎所救,二人在閩東山區(qū)結下生死情誼。小說以多重視角,再現(xiàn)了岳父三次離家參加革命的經(jīng)歷,在歷史與現(xiàn)實間自如穿梭,既展現(xiàn)了閩東游擊戰(zhàn)的烽火歲月,也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與普通人的善惡抉擇,以個人命運折射宏大歷史。
通過日常意象消解了文學與歷史的距離
阿來在《明月關山笛》發(fā)布會上
作者鮑堅是福建永泰人,現(xiàn)任作家出版社社長,已出版《廟堂之憂》《俯仰之間》等長篇小說及《正是看花時節(jié)》《無非世事》等散文集。在分享會上,他闡述自己創(chuàng)作《明月關山笛》的兩大動因:一是親情。他談到,祖輩與父輩在常人眼中或許平凡,即便他們擁有令人敬佩的品質(zhì),在親人看來也只是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存在,這份樸素而深沉的親情成為創(chuàng)作的重要基石;二是對英雄主義的當代思考。他認為英雄主義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獨特價值,這種解讀既是對書中人物精神的延續(xù),也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平凡英雄的關注與致敬。
在對談中,阿來深入剖析了這部小說的敘事特色,高度評價《明月關山笛》在革命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上的創(chuàng)新,認為其價值已超越題材本身。他特別指出作品的兩大亮點:一是以年輕人探尋親人往事的視角展開敘事,突破常規(guī)宏大敘事與符號化書寫;二是巧妙融入古曲《關山月》這一文化符號,串聯(lián)起中國文化傳統(tǒng),將英雄主義的解讀提升至中國歷史文化的維度。
侯志明則指出,該作品的獨特之處在于通過日常意象消解了文學與歷史的距離,同時憑借懸念設置與敘事張力,拓展了虛構與非虛構的邊界,對完善當代文學版圖具有重要意義。
(主辦方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