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邊又鬧騰起來了,特朗普第二次上臺后,從2025年1月20日就職那天起,就開始對中國的進口商品動手腳。先是2月1日搞了個20%的關稅,針對電子產(chǎn)品和機械這些東西,然后4月2日直接跳到70%,紡織品和化工原料也挨刀,4月8日再加碼到104%,汽車零部件和消費電子全覆蓋了。
這不是頭一次,早在2018年他第一次干的時候,就因為貿易逆差啥的,開打貿易戰(zhàn),現(xiàn)在卷土重來,目的還是想逼中國讓步,派人來談條件啥的。結果呢,中國這邊也沒閑著,反制措施跟上,針對美國農產(chǎn)品加稅啥的,全球供應鏈都亂套了,企業(yè)忙著轉移工廠,消費者買東西貴了,股市晃蕩。話說回來,這事兒讓我想起古代中國的一段事兒,北宋對西夏那場長達90年的貿易戰(zhàn),西夏愣是靠四招給破解了。歷史總有相似的地方,說不定能給現(xiàn)在點啟發(fā)。
先說說北宋和西夏的背景吧。北宋是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的王朝,到1127年被金滅掉,中間跟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糾纏不清。西夏呢,是黨項人建的,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稱帝,正式叫大夏國,領土主要在現(xiàn)在的寧夏、陜西北部、甘肅一帶,到1227年被蒙古滅。
北宋一開始就看不慣西夏獨立,1038年李元昊稱帝后,宋仁宗直接不承認,下令封鎖邊境貿易。這貿易戰(zhàn)從1038年打到1127年北宋亡,差不多90年,主要是經(jīng)濟封鎖,宋朝禁茶葉、鐵器、糧食輸出到西夏,還禁西夏的青鹽和黨項馬進宋境。為什么這么干?因為北宋軍隊打仗老輸,1040年三川口戰(zhàn)役、1041年好水川戰(zhàn)役、1042年定川寨戰(zhàn)役,宋軍死傷好幾萬,干脆用經(jīng)濟手段卡脖子。
西夏那邊日子不好過,他們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界,糧食產(chǎn)量低,得靠進口;鐵器銅器技術弱,也依賴宋朝;茶葉對游牧民族來說是必需品,吃肉多,得茶葉解膩補充維生素。青鹽是西夏的特產(chǎn),味道好價格低,在宋朝受歡迎;黨項馬是優(yōu)良戰(zhàn)馬,宋朝騎兵缺馬,正需要。但宋朝有1004年的澶淵之盟,跟遼國和平,每年給歲幣,相對穩(wěn)定,自產(chǎn)淮鹽,馬需求雖大但不那么急。西夏被封鎖后,經(jīng)濟壓力大,但他們沒坐以待斃,逐步找到四招反制,堅持下來。
第一招,通過中間渠道買東西。宋朝不是西夏唯一貿易對象,回鶻、遼國、吐蕃這些周邊政權也跟宋朝有榷場貿易,每年換茶葉糧食啥的。西夏就拿青鹽和黨項馬,去這些地方換必需品。比如去回鶻地界,用鹽換茶葉,回鶻人缺鹽,正好需要;去遼國邊境,交換鐵器;吐蕃部落也樂意,因為青鹽便宜。這樣繞過宋朝直接禁令,雖然多花點成本,路遠點,但解了燃眉之急。1044年,西夏跟宋議和前,這招用得最多,幫他們維持軍隊補給。
第二招,跟宋朝商人搞走私。政策禁了,但市場有需求。宋朝雖有澶淵之盟,但軍隊還是需要好馬,西夏的黨項馬獨一無二。青鹽比淮鹽好吃便宜,宋朝百姓愛買。宋商人看到利潤大,冒風險走私,地方官不少睜眼閉眼,甚至自己參與。1042年好水川戰(zhàn)役后,宋軍馬匹損失大,走私更活躍。西夏通過這渠道,換回茶葉鐵器糧食,經(jīng)濟循環(huán)起來了。宋朝朝廷禁令嚴,但執(zhí)行力弱,邊境管理松散,這招讓西夏喘口氣。
第三招,找本地替代品。茶葉短缺最頭疼,但西夏地區(qū)產(chǎn)枸杞,能泡水喝,促進消化,補充維生素。枸杞葉也能當茶葉用,味道濃,功效類似。民眾就大量用枸杞頂替,1044年議和前,這幫了大忙。西夏還發(fā)展本地農業(yè),雖然產(chǎn)量低,但結合游牧,勉強自給。鐵器啥的,通過其他渠道補,但替代品讓依賴度降了。
第四招,廣交貿易伙伴。西夏不光靠宋朝,主動跟遼國、回鶻、吐蕃、金朝這些做生意。青鹽對他們很重要,這些地方缺鹽,宋鹽貴,西夏鹽廉價。遼國從1044年后,跟西夏貿易增多;金朝1127年滅北宋后,西夏轉跟金交易,繼續(xù)輸出鹽馬,輸入鐵器糧食。西夏靠這網(wǎng)子,經(jīng)濟不崩,到1227年蒙古來前,都維持獨立。
這四招讓西夏在宋朝壓力下活了近190年。北宋呢?經(jīng)濟發(fā)達,GDP高,但軍事弱,重文輕武,軍隊戰(zhàn)斗力差,貿易戰(zhàn)也沒徹底壓垮西夏。1044年,宋西夏議和,宋每年給西夏絹13萬匹、銀5萬兩、茶2萬斤,等于認栽。1064年,西夏又 raid 宋境,1066年攻青州,宋還是防不住。1125年金滅遼,1127年攻開封,北宋完蛋,西夏轉跟金貿易,模式不變。
現(xiàn)在看美國對中國加稅,跟北宋對西夏有點像。美國是經(jīng)濟大國,但中國市場大,美國商品依賴中國出口。中國出口分散全球,美國只占7%,中國能加強跟歐盟、日本、發(fā)展中國家合作,一帶一路項目多,開拓新市場。國內消費占GDP 70%,內需穩(wěn),經(jīng)濟不慌。特朗普想用關稅大棒逼讓步,但中國反制,農產(chǎn)品關稅啥的,美國農場主叫苦。全球反應也雜,歐盟日本調整供應鏈,印度越南撿漏,但中國創(chuàng)新快,制造業(yè)轉型,科技自給率高。
歷史給啟發(fā),西夏小國都能破解大國封鎖,中國體量大,策略多。多元化貿易、走私式繞道(現(xiàn)在叫供應鏈調整)、找替代(如國產(chǎn)芯片)、廣交朋友,這些招數(shù)通用。美國關稅從2018年就開始,2025年再加,平均關稅到18%以上,但中國經(jīng)濟韌性強,沒崩。特朗普第一次貿易戰(zhàn),平均關稅升到127%后又降,現(xiàn)在重來,估計談判還會繼續(xù)。西夏經(jīng)驗是,堅持下去,找弱點反擊,別依賴單一市場。
話說回來,貿易戰(zhàn)沒贏家,北宋花大錢歲幣,西夏也窮兵黷武。美國消費者多掏錢,中國企業(yè)調整成本高。歷史總循環(huán),但現(xiàn)在全球化深,WTO啥的管著,情況復雜。西夏最后被蒙古滅,不是貿易戰(zhàn)輸?shù)?,是軍事征服。中國面對美國,得學西夏靈活,但也得防其他風險。總之,這事兒提醒大家,經(jīng)濟對抗靠智慧,不是蠻力。
總的說,這段歷史接地氣,告訴我們小國能翻盤,大國別自大。貿易戰(zhàn)持久戰(zhàn),靠策略贏。希望中美早點談妥,別像北宋西夏耗90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