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東南亞要辦一場大事——東盟峰會將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幕。這本來是個地區(qū)國家聚在一起商量合作的好事,可會還沒開,大洋彼岸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先扔了個“炸彈”過來。
據(jù)外媒爆料,特朗普雖然有意來參加峰會,卻開出了兩個非常別扭的條件:第一,他要親自上臺,主持泰國和柬埔寨之間的和平協(xié)議簽署儀式;第二,這個儀式,絕對不許中國官員參加,連在旁邊看著都不行。
這消息一出,可把東道主馬來西亞給架在火上了。答應他吧,等于公然排擠為這事兒忙前忙后出了大力的中國,不僅不合規(guī)矩,也得罪不起;不答應吧,又怕這位脾氣難測的美國前總統(tǒng)不來,面子上不好看。幸好,馬來西亞政府反應很快,馬上出來澄清說“沒這回事,特朗普先生來訪是正常安排,沒附加條件”,先把這場外交火給撲滅了。
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為啥非要搶這個“主持人”的位置,還非得把中國擠出去呢? 這事兒得從泰國和柬埔寨的邊境沖突說起。
這兩鄰居因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吵吵鬧鬧上百年了,今年年中還真刀真槍地干了幾仗,氣氛非常緊張。眼看要出大事,是誰趕緊搬來“小板凳”讓雙方坐下好好談的呢?是中國。中國的外交官來回傳話,組織三方會談,甚至還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柬埔寨首相洪瑪奈都公開感謝中方的幫忙。后來,在馬來西亞的進一步協(xié)調下,雙方終于在八月份達成了一個詳細的?;饏f(xié)議。注意,當時開這個會,中國、美國、馬來西亞都是作為觀察員一起在場的。這說明,之前的和平進程是大家伙兒一起見證和參與的,中國的作用各方都認。
可現(xiàn)在,特朗普非要搞這么一出,目的就太明顯了。說白了,就是想“摘桃子”。和平的果實眼看要熟了,他上來就想把最大最紅那個摘走,掛在自己名下。他最近在各種場合都把自己吹成“首席和平締造者”,再加上十月初正好是諾貝爾和平獎揭曉的日子,他這個時間點搶著要主持簽約儀式,明顯是想在國際舞臺上演一出“個人秀”,給自己臉上貼金,為撈取政治資本做準備。
但這招“排他”的算計,實在不算高明。 國際調解講究的是實在和包容,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中國在里邊實實在在勸和促談,當事國都記著這份情。你突然要把一個出了大力、當事國都信任的調解方踢出去,這簽出來的協(xié)議,人家心里能踏實嗎?這和平,能持久嗎?
特朗普的這個要求,也讓我們看清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外交思路:一種像中國這樣,埋頭做事,搭橋鋪路,追求的是問題的真正解決和地區(qū)的長遠穩(wěn)定;另一種則像特朗普這樣,高調亮相,追求的是聚光燈下的個人光環(huán)和短期政治利益,甚至不惜通過排斥他人來突出自己。
如今,壓力給到了東盟國家這邊。不過從馬來西亞迅速澄清、堅持開放合作的態(tài)度來看,東盟國家心里跟明鏡似的。他們不想在大國之間選邊站,更不想讓自己家的峰會變成某個國家的個人秀舞臺。他們最關心的,是怎么利用這個機會推動自家的貿易,促進區(qū)域的發(fā)展。
總之,特朗普這出戲,演得有點急,也演得有點窄。真正的和平,不是靠一場光鮮的簽約儀式就能定義的,而是靠日積月累的信任構建和務實努力。中國在這過程中做了什么,當事國和地區(qū)國家都看在眼里,不是誰想抹掉就能抹掉的。這場風波再次證明,在國際舞臺上,踏實做事的人,永遠比光會搶話筒的人,更值得信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