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西南方向300里處的欒川縣七里坪村,距縣城3公里。老君山原名景室山,后來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曾任東周守藏室史的老子李耳辭官后,西出函谷關歸隱此山,人們因此稱此山為老君山。
后來,李耳被公認為道教始祖,老君山也因此成為“道源”和“祖庭”;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重修山頂老君廟,并賜名“老君山”;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并發(fā)帑金建殿,使其成為歷史上唯一被皇封為“天下名山”的中國山脈。
老君山形成于十九億年前的大陸造山運動,目前不僅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世界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勢雄偉,群峰競秀,峰林洞澗,千姿百態(tài),可謂“天連五岳全雄晉,地接九州巍伏牛”。
由于老君山海拔2200米,因此成為炎熱夏日里一處絕佳的避暑勝地,由于山上長滿郁郁蔥蔥的樹木,因此即使不上山,在山下漫步也能感到一絲絲涼爽宜人的山風。風景如畫的風景中,處處都能看到山泉從山石縫隙中溢出,有的清澈激流從數(shù)十米高的崖頂?shù)湎聛?,水花四濺。
老君山風景區(qū)面積龐大,分為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區(qū)、西部的追夢谷景區(qū)和東部的寨溝景區(qū)。因此,游覽時最佳的選擇自然是乘坐纜車,可以居高臨下欣賞山下高高低低的山峰、云霧繚繞的大峽谷,還能遙望遠處的欒川縣城,看著高高低低、鱗次櫛比的樓房,與流連街市近距離觀看有很大不同。
下了索道,沿著盤山公路行走約1里路,便來到了頗具氣勢的中天門;拾級而上先后經過清玄寺、“幽洞天籟”,氣溫逐漸降低,山風也從耳邊呼呼響起,一掃夏日的暑熱,真是“人間七月正中伏,老君山里已深秋”!老君山上隨處可見的蒼松勁樹,隨處可聞的百囀鳥語都令人喜不自勝。
但真正壯麗的景觀還是在老君山山頂,可以看到周圍盡是懸崖峭壁,腳下云霧翻騰、群峰競秀,頗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如果運氣再好一些,趕上云海出現(xiàn)時,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霧鎖萬峰,自己猶如站在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隱現(xiàn)似動若靜,更是能夠領略“海到天涯天為岸,山至極頂人為峰”的景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