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街機游戲廳的小伙伴應該都知道,大部分游戲廳老板對玩家都沒有什么好臉色的。這是為什么呢?不是說顧客就是上帝嗎?
雖然顧客是上帝,但對于那種五毛錢買兩枚幣,放在兜里都捏出汗的人來說,真的是可有可無??!這些小玩家存在的最大作用并非是貢獻了多少錢,而是捧了一個人場,僅此而已。
畢竟老板賺錢的項目都是那些博彩機,像是水果機、老虎機、賽馬機、麻雀機以及其他同類游戲,這些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上帝(財神)。每次老板看到之后,都是和顏悅色的。
那些出手闊綽的大佬,在老板眼中就是義父??!只要一坐下來,茶就已經泡好了。當然了,這針對的是那些財大氣粗的游戲廳,一般鄉(xiāng)里的游戲廳老板還是很和善的,畢竟他們還是要靠這些小玩家提供電費和生活費。
那時候我們這邊的游戲幣是一塊錢四個、五毛錢兩個,在九十年代前中期也算是比較便宜的了。要是你身上只有四毛錢,就算給老板跪下,他不會給你兩枚,三毛錢倒是可以換一枚。
此時只能找同學幫忙借一毛錢,但一毛錢還是有點用的,當時的麻花、冰糕、馓子都是一毛錢啊!
老板扣的程度,是如今的人都無法想象的!
幾個小伙伴湊錢去玩水果機,好不同意贏了一次“大雙7”,40枚幣可以退10元錢,正常情況下老板來看過之后重啟機器,然后退錢就可以了。但老板卻要你將游戲幣全都退出來,然后去柜臺換錢。
機器都被動過手腳的,有可能中了40枚卻只給吐出36枚,這樣老板就賺大了,不夠整數(shù)不給退。而且只要離開老板視線,他就不給退了,說你是找人湊的。這個時候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退20枚幣,也就是五塊錢,其他的游戲幣要么繼續(xù)玩要么就帶回去以后玩。
不少游戲癮比較大的小伙伴,經常以物換幣,游戲廳老板也是來者不拒,只要自己用得上的都成。小孩們沒有什么物價觀念,只要給幣就行,老板的心機則比較重,經常都以最小的成本拿到各種物品。
很多小玩家直接在家里拿了5斤大米過來然后換取了十枚幣,然后各種農副產品紛紛登場,臘肉、香腸、土豆、紅薯、花生、玉米......每次拿過來老板都是笑納了的,年紀小的只能換幾枚幣,要是初中生的話要稍微多換一點。有的孩子把家里的紀念幣都拿來給老板,老板還假裝一臉嫌棄的樣子,隨便給了那么幾枚幣就打發(fā)了!小孩很高興,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紀念幣要是拿到收幣販子手中的話,可以換上百元啊!老板自然是識貨的。
見過最最離譜的,換幣換得最多的是人,則是一個年輕小伙子提了一大袋子在田間抓的黃鱔過來,直接換了四十枚幣,小伙笑得合不攏嘴,老板也叮囑說下次多抓點。當時這么多黃鱔要是交飯店的話,應該也值十來塊吧!八九十年代田間的黃鱔比較多,大部分農村人都會抓,價格也就那樣吧!
其實那時候花五毛錢買兩枚幣的玩家,到如今都是比較節(jié)約的。身上要是有一塊錢的話,絕對不會買零食,而是留下來玩游戲。每次要花錢的時候,都要考慮一下價值能不能大過游戲幣。
也正是因為這種節(jié)省的習慣,如今80后的大部分人只要不亂投資,不亂做生意,不胡亂參與不同的項目,基本上都能將生活維持得很好,而且還有富余。
而游戲廳的老板大多都是靠這些摳摳搜搜的手段,漸漸積攢了資金,在游戲廳沒落之后他們到縣城或者大城市去開網(wǎng)吧或者做其他生意去了,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的吧!
當年我們這邊的游戲廳老板在街機廳沒落之后,還開過網(wǎng)吧和KTV,早就實現(xiàn)財富自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