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極目新聞報道,10月16日,北京的會面成了國際輿論焦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會見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這位特朗普的前經濟顧問、2024年大選堅定支持者的到訪,被外界解讀為帶著特殊使命的“說客之行”。就在這場會面前后,美國兩家區(qū)域性銀行股價暴跌,私人信貸市場接連爆出機構倒閉,10年期美債利率跌破4%,黃金價格沖到4380美元每盎司,市場避險情緒已經濃得化不開。
沒人忘了拜登2024年3月的警告,他直指特朗普若上臺會帶來混亂與分裂,讓美國經濟和外交遭殃,全球地位下滑。現(xiàn)在特朗普就職9個月,這些話正在變成看得見的現(xiàn)實。關稅大棒先揮向了全世界,對所有進口貨收10%關稅,對中國貨更是直接加到60%,4月政策落地后,美國上半年通脹率從3%蹦到4.5%,彭博社算過賬,美國民眾每年要多掏5000億美元,超市里的進口手機和衣服漲價最扎眼。
制造業(yè)回流成了笑話,供應鏈亂成一團,原材料成本飆升讓工廠開工率直線下降。沃頓商學院的模型更狠,預測未來10年聯(lián)邦收入要少5.8萬億,要知道美國國債已經超35萬億,特朗普還想再給企業(yè)和富人減稅,短期股市或許能熱鬧兩天,長期債務壓力能把財政拖垮,7月股市跌5%就是市場給的警告。
軍事和外交上的反噬來得更快。特朗普2月就退出《巴黎協(xié)定》,聯(lián)合國里美國聲音越來越小,活脫脫一副孤立主義模樣。4月北約峰會更直接,逼著歐洲多掏錢,不然就撤軍。德國立馬帶頭搞歐洲防務,日本韓國也跟著加軍費,6月歐洲簽了新防務協(xié)議,美軍在歐洲邊境的演習都少見了。這哪是“領導盟友”,分明是把盟友往外推。
更致命的是金融埋的雷正在炸響。被稱作“華爾街一哥”的摩根大通CEO戴蒙說私人信貸市場冒出了很多“蟑螂”,次級汽車貸款機構Tricolour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irst Brands破產,光摩根大通就賠了1.7億美元。德意志銀行直言First Brands是“煤礦井中的金絲雀”,這信號和2008年次貸危機前何其相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實體銀行對“影子銀行”的風險敞口占歐美總貸款組合的9%,數(shù)萬億貸款懸在半空,一旦爆雷就是連鎖反應。
這種時候蘇世民訪華的意味再明顯不過。分析都在說他是替特朗普傳話,畢竟特朗普近期多次向中方拋妥協(xié)信號,甚至表態(tài)要幫中國避經濟問題,說白了就是自身難保想找?guī)褪?。王毅在北京的表態(tài)才算真正點透本質:“脫鉤斷鏈”不是現(xiàn)實理性選擇,對立對抗只會兩敗俱傷。這16個字里,藏著中美對抗的唯一結局——兩敗俱傷。
哈佛專家格雷厄姆·艾利森看得透徹,美國的孤立主義正好給了中國俄羅斯機會,全球權力在重新分攤。中國2024年經濟增速5%,出口穩(wěn)內需強,“一帶一路”項目在非洲和亞洲遍地開花??萍忌厦绹较拗?,中國越自強,2030年AI領頭的目標清晰可見。俄羅斯在中東站穩(wěn)腳跟,能源生意做得紅火,美國的盟友們看著這局面,心里早開始打自己的算盤。
特朗普現(xiàn)在的處境尷尬到極點,美債利率漲也不行跌也不行,財政、股市、信貸全是風險。他或許該好好琢磨王毅的話,過去可能不屑一顧,現(xiàn)在金融風險壓頂,再硬撐著對抗就是自尋死路。美國的“世界第一”不是喊出來的,是靠經濟實力、盟友信任和全球領導力撐起來的。
拜登的預言正在應驗,再讓這種“對抗優(yōu)先”的政策跑四年,美國丟的恐怕不只是面子。蘇世民帶走的應該不只是客套話,而是最現(xiàn)實的選擇題:是繼續(xù)對立落得兩敗俱傷,還是及時轉舵恢復關系?這個答案,不只關乎中美兩國,更關乎全球的穩(wěn)定與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