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剛上大學那會,寢室有個同學叫小容(化名)。
她家早些年做海鮮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后來生意越做越大,漸漸就有了些規(guī)模。
在那個人均不足3K的年代,她家早早就有了別墅豪車,這件事我們全寢室的人都知道。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這樣的室友很慶幸,但真相卻恰恰相反。
那個時候我們每周末都會去學校周邊旅游,有時候是在外面歇一晚,有時候是早上出去,晚上回來,所以我們幾個室友都是輪流請客。
比如這一周我請客,下一周小容請客,再下一周換別的室友,以此類推。
剛開始大家都很高興,相互間也都其樂融融,但時間一久大家都發(fā)現了不對勁。
小容是我們整個寢室最富有的,但她花的錢卻是最少的。
因為輪到她請客的那一周,她要么會選擇便宜景點,要么干脆選擇免費景點,餐飲住宿都會選擇比較次的地方。
大家一定會想:“這個人是裝富吧,其實很窮?!?/p>
不,她有錢,家里面條件也好。
只是她的富,她的大方,是有針對性的。
比如對同樣家境條件很好的學姐,她出手很大方,對學生會主席,她出手也很大方。
那個時候她過生日,我們寢室?guī)讉€室友因為知道她家庭條件好,一般禮物看不上,會花掉一半的生活費給她買禮物。
但是輪到我們過生,她送給我們的卻是地邊攤幾塊錢的海螺(類似玩具,一吹就響那種)。
造成這樣的差異,現在回想起來,無非是我們在她眼里沒有價值。
也就是說,她的大方是有針對性的,并且是權衡利弊后的結果。
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太年輕,總覺得她有資源、有背景,會是我們的人脈,真相卻很殘酷。
我說這些沒有任何虛假的成分,都是真的。
后來趁著暑假學車,遇見個小姑娘更絕。
她剛滿18歲,就住在我們市里的一個高檔樓盤(別墅區(qū)),說是拿到駕駛證后馬上就要去澳大利亞留學。
她非常聰明,來到駕校后就拐彎抹角表明了自己富三代的身份。
然后無論是其他學員還是教練都對她恭恭敬敬,甚至對她溜須拍馬。
我們那個時候4個人一輛車,輪流開,每天都會給教練買飲料、買煙,希望教練不要挑刺,早日考過。
唯獨她一毛不拔,教練卻不敢挑刺,還得哄著她。
教練在私底下對我們抱怨:“這孩子年紀小,不懂人情世故。”
呵呵,不懂人情世故?
我們也比她大不了兩歲,我們都知道的事,她會不知道?只是她更聰明而已。
不僅一毛不拔,一大堆人為了討好她,還輪流請她吃飯、喝水,她卻心安理得,照單全收。
寫這些不為別的,只是想告訴很多人:大部分比你有錢的人,其實比你聰明得多,也比你會算計,否則他們也無法積累起現在的財富。
他們的交往原則是:等價交換,利益交換。
你想讓對方成為你的人脈,對方卻只想鐮刀割韭菜。
他們的身份只是給你看的,目的只是想從你這里獲得便利,僅此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