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孫子兵法》是一本神奇的書。
它是一本人教人打仗的書,教人怎么打勝仗,內(nèi)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xiàn)。
二千年多來一直被視為兵家之經(jīng)典,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毛澤東對《孫子兵法》推崇備至,而孫子所主張的智、信、仁、勇、嚴則成為中國軍人的“武德”。
《孫子兵法》到底講了啥?詩詞君分享《孫子兵法》20句精華,助你讀懂頂級謀略!
圍師必闕,窮寇勿迫。——《孫子兵法·軍爭篇》
【釋義】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對于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
【感悟】永遠不要把人逼到死路,把敵人逼入絕境,他會抱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態(tài)跟你對抗,那么你的處境就危險啦!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孫子兵法·始計篇》
【釋義】敵人貪心就用小利來引誘他上當;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他;敵人實力雄厚就要謹慎防備;敵人強大就暫時避開其鋒芒;敵人容易沖動發(fā)怒,就設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對于小心謹慎的敵人,要千方百計驕縱他,使其喪失警惕;敵人安逸就設法騷擾他,搞得他疲勞不堪;內(nèi)部團結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讓他分裂。
【感悟】參考游擊戰(zhàn)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孫子兵法·虛實篇》
【釋義】不趨,來不及救的地方,攻擊敵人來不及救的地方。急進到敵人預料不到的地方。
【感悟】真正的高境界是,我攻哪里您不知道,我也不讓您知道。完全在敵人的想象之外。
正如最高境界的生意是,悶聲發(fā)大財,別人根本不知道您在干啥,但您風生水起,您也不在乎別人知道不知道您。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謀攻篇》
【釋義】用兵的上策是伐掉敵人的謀略,其次是破壞敵人的外交,讓他與盟友交惡,失去相互之間的支持。再其次是兵戎相見,在戰(zhàn)場上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下乘的手段是攻城。
【感悟】這話放在投資上,就是
最牛的:靠的是認知,看清趨勢,選對賽道。
次之的:靠的是人脈,消息靈通,提前布局。
再次的:靠的是技術,分析圖表,短線操作。
最差的:靠的是運氣,頻繁交易,賭一把。
-5-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zhàn);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孫子兵法·火攻篇》
【釋義】國君不可因一時憤怒就發(fā)動戰(zhàn)爭,將帥不可因一時氣忿而出陣求戰(zhàn)。對國家有利才能出兵,不利就應停止行動。
【感悟】干大事,就不能要面子。窮的都沒飯吃了,面子能換來饅頭嗎?干大事一定記住,我不要虛名,只要實際利益。
-6-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兵法·謀攻篇》
【釋義】用兵的原則,有十倍于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于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于敵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要設法擊敗敵人,兵力比敵人少就要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zhàn)。
【感悟】在不確定性的環(huán)境中,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我們的戰(zhàn)略決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根本性的使命,然后是,階段性的戰(zhàn)略意圖,最后是,眼前的行動選擇。
-7-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孫子兵法·謀攻篇》
【釋義】了解敵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戰(zhàn)斗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對方但了解自己,勝負的機率各半;既不了解對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戰(zhàn)必有危險。
【感悟】了解敵人,也了解自己,勝率是100%;不了解敵人,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或者了解敵人,清楚敵人的意圖,但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勝率是50%;對敵人的情況一無所知,對自己的優(yōu)劣勢認知不明,勝率為零。
最愚蠢的行為就是:情況不明,決心大;計劃不周,干勁大。
-8-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孫子兵法·軍爭篇》
【釋義】善于用兵的人,總是避開敵人士氣旺盛的時候,等到敵人士氣懈怠、有了歸心的時候再發(fā)起攻擊,這是掌握士氣而用兵的方法。
【感悟】我們既要治自己的氣,讓自己的士氣變得高高的,也要治敵方的氣,讓敵人的士氣跌入谷底。
-9-
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
【釋義】要想讓士兵英勇殺敵,就必須激起他們對敵人的仇恨;要想奪取敵人的軍需物資,就要先對士卒進行物質(zhì)獎勵。
【感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人性的特點,攻城打仗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事,如果沒有獎勵,不用金錢激勵,誰愿意冒生命危險跟著你干。
-10-
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孫子兵法·軍爭篇》
【釋義】敵人偽裝失敗退卻,切勿追趕;敵人士氣正盛時,切勿進攻;敵人為引誘你投下的誘餌,切勿吞食。
【感悟】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有時候,舍不得把自己放在死地,也套不來敵軍。
-11-
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孫子兵法·虛實篇》
【釋義】善于作戰(zhàn)的人,能調(diào)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diào)動。
【感悟】不被他人或環(huán)境牽著走,主動規(guī)劃方向、把控節(jié)奏,方能在變局中站穩(wěn)腳跟,讓命運軌跡由自己書寫。
-12-
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孫子兵法·虛實篇》
【釋義】善于進攻的人,能使敵人不知道怎樣防守。善于防御的人,敵人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進攻好。
【感悟】真正的勝利在于虛虛實實,讓對手無法在進攻或防守時明確你的真實意圖。
-13-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
【釋義】善于用兵的人,士兵不會再次征集,糧草不會多次運送。武器裝備是國內(nèi)運去的,糧食飼料則在敵國補充,這樣,軍隊的糧草供應就可以十分充足了。
【感悟】一次把事情做對,一次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做任何事道理都一樣。
-14-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yǎng)之,是謂勝敵而益強。——《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
【釋義】將被繳敵車換上我軍的旗幟,編入自己的戰(zhàn)車行列,要善待被俘虜?shù)臄耻娛孔?,給予充足的供養(yǎng),這就是所說的戰(zhàn)勝了敵人,也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感悟】收編一切可以收編的力量,使自己更強大。
-15-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孫子兵法·始計篇》
【釋義】籌劃周密,獲勝條件充分,就能打勝仗;籌劃不周密,可獲勝的條件少,就很難打勝仗,更何況根本不謀劃、條件不具備呢?
【感悟】我從來不羨慕那些超過能力圈、超過風險可承受范圍的人,舍命一搏取得了天大的成功。因為他可以贏無數(shù)次,但輸一次就滿盤皆輸了。
-16-
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
【釋義】不知道用兵的所有害處,就不會知道用兵所能獲得的所有利處。
【感悟】只有做到最壞的打算,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17-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孫子兵法·始計篇》
【釋義】部將聽從認同君主的決策,用他指揮作戰(zhàn)必然勝利,那就留下用他。部將不聽或不認同君主決策,指揮作戰(zhàn)必然失敗,那就讓他離開。
【感悟】打勝仗最重要的,就是上下一心,勁往一處使,否則必然失敗。
吾所與戰(zhàn)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之所與戰(zhàn)者,寡矣。——《孫子兵法·虛實篇》
【釋義】我軍所要進攻的地點事先不能讓敵人知道,敵人不知道進攻的地點,它就要分散兵力處處防備;敵人防備的地方越多,兵力越分散,這樣,能夠與我軍在特定的地點直接交戰(zhàn)的敵軍就少了。
【感悟】人都是貪心的,想占這一頭,也想占那一頭,到頭來,一頭都守不住。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孫子兵法·軍爭篇》
【釋義】用就近進入戰(zhàn)場的部隊來等待長途奔襲的敵軍,用休整良好的部隊對付倉促疲勞的敵軍;飽食的部隊對付饑餓的部隊,這就是從體力上制伏、戰(zhàn)勝敵人的辦法。
【感悟】有時候,打敗敵人的,不是我們的拳頭,而是一場饑餓,一次長途奔襲。
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孫子兵法·兵勢篇》
【釋義】旌旗紛紛,人馬紜紜,雙方混戰(zhàn),戰(zhàn)場上事態(tài)萬端,但自己的指揮、組織、陣腳不能亂;渾沌不清,必須把隊伍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應付自如,使敵人無隙可乘,無法敗我。
【感悟】即使是潰敗,軍隊管理依然秩序井然,才是真正的大將之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