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中的廣深港高鐵動車組列車。朱 博攝(中經視覺)
10時09分,G6540次高鐵準時從香港西九龍站駛出,車廂內坐滿去往深圳、廣州的旅客,不少人從容地處理著工作。最快14分鐘到達深圳福田、47分鐘到達廣州,便捷的通勤路和“一日游”,讓粵港澳大灣區(qū)居民越來越習慣“軌道上的大灣區(qū)”帶來的“一小時生活圈”。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廣深港高鐵以日均開行超210列的密度重塑著粵港兩地的時空,截至10月8日,這條鋼鐵動脈今年的跨境旅客運輸量已突破2425萬人次。
一軌相連,貫通南北。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標志著廣州、深圳、香港三地鐵路實現貫通,香港全面接入國家高鐵網。到今年9月23日,這條大動脈開通7年已發(fā)送跨境客流1.01億人次,重構了粵港澳大灣區(qū)的時空格局,更成為大灣區(qū)民心相通、經濟共進的重要紐帶,見證著粵港澳大灣區(qū)深度融合發(fā)展。
7年來,隨著廣深港高鐵不斷提質增效,越來越多的大灣區(qū)居民開啟了“說走就走”的雙城生活模式。據統(tǒng)計,廣深港高鐵日均開行跨境列車已增至190列,最短發(fā)車間隔壓縮至5分鐘,“公交化”運營成為現實;“一地兩檢”政策實施后,旅客出入境手續(xù)耗時從原先幾十分鐘縮短至5分鐘左右。香港赴內地旅客中,超過九成前往廣東省內;內地訪港旅客中,近八成來自廣東。廣深“雙核”牽引、多城聯動的大灣區(qū)發(fā)展格局日漸清晰。
每個工作日的通勤高峰期,總能看到香港青年搭乘高鐵前往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家住深圳的內地青年奔赴香港寫字樓,開啟嶄新的一天?!?0后”貴州女孩管靜就是其中一員。作為一家企業(yè)的項目經理,家住深圳的她如今在香港上班。每天清晨,她從深圳北站乘高鐵前往香港西九龍站,到站半個小時后就能坐在辦公室工位上。“高鐵通勤往返深港之間,便捷又舒適,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就到站了?!惫莒o說,高鐵的準時準點,讓她可以精確地把行程規(guī)劃到分鐘出行,“靈活行”退改簽服務也能在偶爾加班時提供出行保障。
“硬聯通”成效顯著、“軟聯通”持續(xù)突破,奔馳的廣深港高鐵助力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qū)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熱潮。記者從廣鐵集團了解到,目前,“靈活行”票制、定期票、計次票和“高鐵通”會員計劃已覆蓋超200萬用戶,西九龍站可提供三語(普通話、粵語、英語)服務,車站自助設備更支持港澳證件購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大灣區(qū)合作平臺正通過高鐵高效對接港澳人才、技術與資本,逐步構建高效的跨境協同創(chuàng)新工作圈,提升大灣區(qū)人才流動與產業(yè)協作的深度。
聯通粵港,更輻射全國。通車以來,廣深港高鐵實現了與內地高鐵網絡的無縫銜接,7年間香港西九龍站直達內地城市增至96個,覆蓋湖南、福建、江西等11個省區(qū)市。高鐵向北延伸,直達上海、北京等國際大都市;向西而行,將重慶、成都等西南城市也納入香港高鐵“朋友圈”,帶動了區(qū)域經濟協同發(fā)展。
這張覆蓋大半個中國的高效客運網絡,激發(fā)了跨境商務、旅游觀光的澎湃活力,繪就了大灣區(qū)高鐵文旅新圖景。近幾個月,廣深港高鐵上演了一幕幕“跨城觀演”的熱鬧場景。8月17日,香港舉辦大型演唱會,當天廣深港高鐵發(fā)送旅客13.4萬人次,創(chuàng)下單日歷史紀錄。許多歌迷晚上在香港看演出,隨后坐高鐵回深圳,第二天準時上班。
這只是大灣區(qū)文娛消費熱潮的縮影。數據顯示,廣深港高鐵開通初期,日均運送跨境旅客不到4萬人次,到2025年,日均運送跨境旅客已經上漲到近10萬人次,漲幅達1.5倍。今年上半年,廣深港高鐵輸送跨境旅客1503.2萬人次,同比增長16.1%,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如今,“高鐵+旅游”“高鐵+演唱會”已成為大灣區(qū)跨境文旅消費新常態(tài)。面對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出行需求,國鐵廣州局近年來還聯合旅行社開行“香港旅游專列”,深入桂林、成都、潮汕等地,進一步拓展港澳游客內地出行圈,促進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
與“灣區(qū)速度”一起升級的,還有服務升級帶來的“灣區(qū)溫度”。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廣深港高鐵運送跨境旅客達95.5萬人次,其中10月4日運送旅客達13.5萬人次,刷新單日跨境客流運送紀錄。面對龐大的客流,鐵路部門推出多樣化的票務產品和服務,精準滿足商務、旅游等多元需求。在作為重要樞紐的深圳北站、福田站,“迎春花”服務臺以“三語”全流程引導旅客。福田站“迎春花”服務隊隊長李靈被大家當作車站的“跨境寶典”,帶領團隊第一時間掌握鐵路和地方政府合力推出的“一地兩檢”“一簽多行”“靈活行”等政策,及時處理各種復雜的跨境旅客事務。
不僅是廣深港高鐵,當前,深江高鐵、廣湛高鐵等一批重大項目也正全速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qū)”正在加速形成。根據規(guī)劃,未來粵港澳大灣區(qū)鐵路、城際軌道等線路將超過30條,運營里程將超過5000公里,將實現每年客流量超過1億人次,推動旅游、商務和購物的共享共利。未來,粵港澳大灣區(qū)將持續(xù)以高鐵為脈絡,加強民生相融、產業(yè)協作和公共服務互通,朝著建成國際一流灣區(qū)和世界級城市群穩(wěn)步邁進。(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