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份,德云社相聲演員郭德綱在網(wǎng)上突然多了一個帶有戲謔味道的標簽:三不沾。
這個標簽的起因是郭德綱京劇《包公降妖》唱段“真老包假老包”在網(wǎng)上火了,不是因為他唱得好而是因為唱得太差,即使讓不懂京劇的觀眾聽也覺得聽不清唱詞還憋得難受。
郭德綱的“真老包假老包”唱段火了之后,迅速被很多網(wǎng)友拿來當搞笑素材模仿,還被相聲演員楊議評價為“拉弦的不沾打鼓的,打鼓的不沾唱戲的,唱戲的不沾拉弦的”,總結起來就是“三不沾”。
由于“三不沾”不僅是籃球術語同時又是一道名菜,再加上比喻形象簡單易懂,于是郭德綱的“三不沾京劇”也立刻火了,但隨之也帶來了爭議。
一、郭德綱粉絲的辯解
首先對“三不沾京劇”表示不服的是一個叫“郭XX”的人,這個賬號在網(wǎng)上連續(xù)投訴了多個博主,認為這些博主用“三不沾”來形容郭德綱京劇是對郭德綱的詆毀,侵犯了郭德綱的名譽。
更多的不服則來自郭德綱粉絲,他們的觀點主要有兩個,一是認為郭德綱唱京劇即使水平差也不應該嘲諷,畢竟唱京劇是他的自由,唱得差也不違法。
二是認為郭德綱京劇即使唱得差也不耽誤賣票,只要能賣票能掙錢就是好京劇,簡單說就是“賣票是衡量京劇藝術的唯一標準”。
我們得承認,郭德綱粉絲們的辯解是有一定道理的,郭德綱唱京劇即使唱成“三不沾”也確實不違法,賣票同樣不違法,郭德綱粉絲愿意買票去捧郭德綱更不違法,畢竟按照郭德綱評價岳云鵬演唱會的理論,不違法就算是商演的標準。
是不是這就意味著網(wǎng)友們尤其是戲曲愛好者戲謔郭德綱“三不沾”就沒道理了呢?
二、過度營銷的反噬
郭德綱說過他熱愛京劇,成名之后他很早就開始上臺唱戲,那個時候并沒有多少人對他的京劇唱功提出過批評,當然那時候他更多是和京劇名家搭臺唱戲,并沒有過多暴露唱腔上的缺點,即使暴露了一些,戲曲愛好者們對這位熱愛戲曲的相聲演員也很寬容,畢竟京劇行業(yè)和相聲行業(yè)的友誼已經(jīng)有上百年歷史了。
事情在2021年以后起了一些變化,起因是京劇演員王珮瑜接受采訪時的一番話。
王珮瑜在采訪中談到了郭德綱唱戲,她認為郭德綱的相聲演藝生態(tài)做得很好,值得從業(yè)者學習,但相聲拯救了京劇這種說法比較極端也比較片面。
王珮瑜有一句話說了實話但卻很可能得罪了德云社粉絲:并沒有那么多京劇觀眾愿意看郭德綱的京劇單唱,他的京劇觀眾群體主要還是相聲觀眾。
從這次訪談之后,王珮瑜就成了郭德綱粉絲的攻擊對象,網(wǎng)絡暴力現(xiàn)象持續(xù)了好幾年。
如果我們回過頭去看,你會發(fā)現(xiàn)王珮瑜并沒有說錯什么,相信大多數(shù)戲曲愛好者也認可王珮瑜的觀點,德云社粉絲對王珮瑜的持續(xù)攻擊只會讓真正喜歡戲曲的網(wǎng)友感到不可理喻。
除了攻擊王珮瑜之外,近幾年德云社粉絲為了給郭德綱造勢,又把在相聲行業(yè)用過的“末世論”和“拯救論”搬到了京劇界,各種鼓噪“京劇快死了”以及“郭德綱拯救京劇”。
對于德云社粉絲這種完全拋開事實不談的極端且片面的觀點,戲曲愛好者必然會嗤之以鼻,反感情緒會更大,而且多少也會投射到郭德綱身上。
三、郭德綱的回旋鏢
戲曲愛好者們也相信郭德綱是真愛京劇,他早年曾多次在舞臺上和節(jié)目里提到京劇,而且觀點都很正面。
郭德綱在《論相聲五十年之現(xiàn)狀》中強調(diào)了京劇演員基本功,跑龍?zhí)椎亩嫉迷趹蛐@飳W七年。
郭德綱在某次節(jié)目里還談到了京劇的改革問題,他認為京劇一定要前進,不破不立,但前提是得自己人打破,必須要由內(nèi)行人來打破,還必須是內(nèi)行里頂級的天才。
如此熱愛京劇同時藝術觀點也很正面的郭德綱得到了很多戲曲愛好者的認同,但可惜他當年那些話在近幾年都變成了回旋鏢扎在了自己身上。
從2023年開始,郭德綱和其粉絲先后在網(wǎng)上鬧出了不少有關戲曲的爭議。
先是2023年4月的“京劇老人托孤”事件,郭德綱發(fā)出小作文之后,眾多德云系自媒體不約而同開始爆炒新聞,直接將這件事推上了熱搜,同時有些自媒體還利用此事再次攻擊了姜昆和王珮瑜。
熱炒“京劇老人托孤”背后緊跟著的是德云社麒麟劇社一系列戲曲商演,如果不是京劇老人很快翻車,不知道德云系自媒體還能炒出什么花樣來。
2025年初,德云社麒麟劇社演出《五鳳朝陽》時鬧出了“大出殯”爭議,很多戲曲愛好者都對這種光怪陸離的表演提出了批評。
沒想到郭德綱對于戲曲愛好者們的批評不僅完全不接受,反而專門錄制視頻強行辯解,他說他小時候看戲必須有披麻戴孝在觀眾席里轉(zhuǎn)這個情節(jié),如果你不這么演,觀眾會說你演得不對,甚至結不了賬。
郭德綱的辯解不僅無法說服眾多戲曲愛好者,他這種混淆概念的辯解也只會讓戲曲愛好者對郭德綱唱戲更加反感。
由于郭德綱在京劇中摻雜了很多光怪陸離的東西,甚至還有網(wǎng)紅歌曲以及韓國女團舞等內(nèi)容,再加上他經(jīng)常拿各種“秘本”當營銷話術,這都為他招來了更多批評。
對此郭德綱選擇了陰陽怪氣回擊,他在一次直播中說批評郭德綱京劇的網(wǎng)友都沒有過十八、九歲,都是小朋友,還說他學的都是八十年前的京劇,也就是所謂的“秘本”。
很顯然,現(xiàn)在的郭德綱早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熱愛京劇的郭德綱,對于戲曲藝術也早已經(jīng)沒有了敬畏,一定程度上講戲曲也只是他的賺錢工具罷了。
在戲曲愛好者的眼里,既然郭德綱不把京劇當回事兒,那大家也沒必要拿他當正常戲曲演員對待,遇到郭德綱唱戲出糗的時候,該戲謔戲謔該嘲諷嘲諷,誰讓你確實唱得太差。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郭德綱的“三不沾京劇”也算是一次戲曲科普,可以從側(cè)面甚至反面告訴廣大網(wǎng)友,什么樣的京劇是好的,什么樣的京劇是不好的,這也算是京劇正本清源的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