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俗話說“一白遮三丑,一高遮五丑,一瘦遮七丑”,“瘦高白”自古以來都是衡量女性美麗的標準。古代科技水平欠缺,美容往往是權貴階層的專利,普通女子嫁為人婦后大多都失去了光彩。
而步入新時代,科技革新、工資自由讓女孩子們有了更多追逐美麗的權力,美容市場因此蓬勃長大,各種美容儀器產品層出不窮。不過正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百花齊放的美景之下也暗藏著諸多圈套。
近日據(jù)紅星新聞報道,西安王女士在“極萌美容旗艦店”購買了一款售價2499元,名為大排燈的美容儀。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雙眼視力急劇下降,經三甲醫(yī)院診斷為角膜受到一定損害。
在和品牌方溝通后,客服表示只能賠付王女士500元。要知道極萌是拿下了天貓、京東、抖音三大平臺美容儀品類TOP1的大品牌。如此做法明顯不把消費者權益放在眼里,極萌售賣的不是美麗而是惡意。
“洋名”光環(huán)迷人眼
如今國內小學生都有了專屬的外文名字,大眾似乎對西方文化正逐漸祛魅,然而現(xiàn)實可能并非如此。例如在家居、服飾、飲料等領域,用西方名字要比中文名稱更容易出圈。
近年來國產品牌取“洋名”的屢見不鮮,美容行業(yè)更是重災區(qū)。下面做一個問答題,請問Jmoon,Ulike,GEMO這三個美容儀器品牌哪一個是真正的“舶來品”?可能有聰明的小伙伴早就猜到了:都不是。那么既然都是國產,為何都要取個“洋”名?
一部分企業(yè)確實出于全球化、出海戰(zhàn)略考慮,有些廠商就是赤裸裸地偽裝為外國品牌來誆騙消費者。眾所周知,中國美容行業(yè)起步較晚。當歐美日韓等國化妝品、醫(yī)美器械市場邁入成熟期時,我國還處于一窮二白的地步。
長久以來,女性消費者已經形成了固有認知:國外的就是好用,代表著高大上。即使進入新消費時代,這一刻板印象依舊沒有改變。說得更直白些,國內的美容企業(yè)認為中文名字太土講不出好故事。
雖然借用洋名有些不齒,但國人很吃這一套,屢次主動跳入陷阱。當然不是因為消費者“人傻錢多”,而是現(xiàn)在的品牌商們套路太多。以前可能只是弄個英文、法文名字裝一下,現(xiàn)在則做足了全套,令人防不勝防。
例如由鞏俐代言、前文提到的GEMO,自稱起源于瑞士,就被多家媒體“打假”。在官網中GEMO的品牌起源、文化全是圍繞瑞士展開。很多人并沒有去過瑞士,只知道是公認的美容圣地。既然有大明星的背書,GEMO肯定是海外大牌,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通過媒體調查,GEMO和國內由萊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至于“瑞士基因”也經不起推銷,去年GEMO官網還顯示技術起源于Clinic Lémanic醫(yī)院,今年就換成了Laclinic-Montreux診所。
合理猜測CEMO其實就是打著和外國機構合作幌子的國貨,當然它也有一個中國名字:金茉。至于到底是“套牌”還是“代理”已經不重要了。只要通過包裝能賣個好價錢就可以了。
再比如脫毛儀賽道的佼佼者Ulike,創(chuàng)立初期以韓國品牌自居,號稱隸屬于“韓國Ulike電器株式會社”。2019年還特意花大價錢聘請韓國知名影視明星全智賢為品牌代言人,打造“韓流”基因。
但實際上Ulike是由萊集團孵化的國產品牌,曾有媒體調查Ulike相關公司并沒有任何韓國資本的影子。順便說一句,文章開頭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極萌和金茉、Ulike均為由萊集團旗下品牌。
“人設”外衣做陷阱
說到由萊集團,可能很多人都會一頭霧水,但是在美容美體領域卻是大名鼎鼎。2013年潘玉平李海霞夫婦敏銳地察覺到了脫毛儀市場商機,創(chuàng)建了Ulike品牌。
成立不到三年,Ulike銷售額破億,坐上了國內家用脫毛儀賽道的頭把交椅。截至2025年6月,Ulike全球銷量累計超過800萬臺,熱銷49個國家和地區(qū),脫毛儀銷量位居全球第一。
Ulike的成功自然離不開“韓流”光環(huán),不過爆火出圈的根本原因是它的銷售三部曲:明星代言+背靠直播+社媒營銷。2019年毛不易成為Ulike品牌體驗官,2021年張雨綺擔任藍寶石冰點脫毛儀代言人,劉濤、趙露思、佟麗婭等一大票明星也都曾推薦過Ulike產品。
與此同時,前幾年直播電商爆火,Ulike脫毛儀多次出現(xiàn)在李佳琦、薇婭兩大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里。有了明星、主播的流量,Ulike還嫌不夠,招募了大批網紅達人在小紅書、微博、抖音等興趣媒體平臺開展線上種草,
除此之外,Ulike還和分眾傳媒達成合作,在商場、住宅小區(qū)投放了大量廣告。這三步棋下來,Ulike火爆全國。不過營銷是把“雙刃劍”,宣傳過度反而會傷到自身。事實上近幾年,Ulike已經被消費者圍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質疑。
例如2022年“沒有藍寶石,我不脫”的廣告詞被廣大市民指責為低俗,刻意貶低損害婦女人格。因此深圳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對其立案查處,要求相關電梯廣告整改,并處以30萬元罰款。
古語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然而Ulike明知有錯還要任性到底。2023年因使用“高級女人用高級”“醫(yī)美級”等字眼違反廣告法,被北京市東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罰款20萬元。
在今年發(fā)布的旗艦產品Pro 10的廣告中,一名身穿黑色運動內衣的年輕女模特,以瑜伽倒立姿勢緊貼在碩大的脫毛儀旁邊,并配文“毛發(fā)再硬2周見效”。
此景讓人無限遐想,被網友狠批為“擦邊球”,有傷社會風氣。屋漏偏逢連夜雨,9月全智賢被爆辱華,多個品牌慘遭牽連,Ulike也被網友再次拿出來鞭撻。
不難發(fā)現(xiàn),為了銷量Ulike可以毫無下限地利用流量。一邊賺著女性的錢,一邊又在貶低、物化著女性。作為一個美容品牌,首先要懂得尊重女性消費者,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哪怕請再多的明星,總會有褪去光環(huán)的一天。
科技之下的“鴕鳥”
現(xiàn)代女性,無論是工薪階層還是職場精英都愿意為了美麗嘗試一切。在Ulike出圈后,由萊集團快馬加鞭打造了另外兩個品牌,一個是專注大眾美容、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Jmoon極萌,另一個則是定位高端,專為貴婦人群服務的GEMO金茉。
由萊集團的思路很明確,Jmoon、Ulike、GEMO正好組成低中高全陣營,精細開拓市場。在發(fā)展戰(zhàn)略上,極萌和金茉依舊復刻了Ulike的重營銷路子,分別邀請周冬雨、鞏俐為全球代言人,進行轟炸式廣告宣傳。
短短兩年時間,這兩個品牌就成為水光、抗老細分領域的佼佼者。不過爆紅之后,極萌和金茉同樣遇到了Ulike一樣的質疑聲。例如去年“雙十一”前夕,極萌宣稱與愛馬仕設計師達成合作,購買美容儀就贈予消費者類似愛馬仕“菜籃子”的同款手袋。
然而愛馬仕官方表示雙方并未展開合作,極萌此舉也被網友指為刻意碰瓷奢侈品。制造噱頭、焦慮已經是由萊集團的拿手好戲,不過真正讓消費者痛心的是這三個品牌的虛假宣傳、過度夸大,導致實際體驗效果不佳,甚至出現(xiàn)了安全隱患。
在這幾個品牌的產品介紹頁面上,無一例外都在標榜著科技至上:超光子科技28天細嫩嘭彈肌,提拉倍增微電流3分鐘見證V臉,光療之父、太空科技研究中心合作出品。
不可否認,21世紀美容技術確實在飛速發(fā)展,但作為消費者也應該有一定的基本常識。家用美容儀器在宣傳上號稱可以媲美醫(yī)美級醫(yī)療器械,買了就不用去專業(yè)的醫(yī)美機構。實際上很多家用美容儀在產品歸類上屬于普通小家電。
換句話說,你花了上千元的美容神器其實和剃須刀、筋膜槍、按摩器是一個品類。至于使用體驗則是千人千面,沒有效果的就當花錢買個教訓,但就怕出現(xiàn)極端情況:傷殘。
早在2018年Ulike蒸臉儀因為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不符合指標被上海市質監(jiān)局通報;2021年Ulike藍寶石Air+脫毛儀被曝出輻射騷擾不合格,一旦這樣的產品流向市場后果不堪設想。
在消費保平臺,有消費者稱花了7262元購買的GEMO美容儀,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漏電、燙傷情況。也有網友在黑貓投訴平臺反饋,在使用Ulike脫毛儀后出現(xiàn)紅腫、起痘、瘙癢等癥狀。
如果產品出現(xiàn)問題,一個合格的廠商應該及時對消費者負責??墒呛芏嗑W友都反饋極萌、Ulike的客服態(tài)度非常惡劣,甚至拒絕售后、退款??梢娪扇R集團其實只顧眼前利益,早就把消費者權益放在了腦后。
結語
近些年,醫(yī)美市場的火熱讓家用美容儀品類迎來了爆發(fā),但也催生了諸多亂象。由萊集團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美容儀企業(yè),太過于注重外在流量,以至于導致消費者怨聲四起。
尤其臉部是女人最在意的地方,更應該做好產品對美麗負責。不能讓消費者既花了錢又寒了心。只有做好服務、精耕產品,商業(yè)之路才會長久,由萊集團如果還不及時改正,必將會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天眼查顯示】杭州由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家以從事零售業(yè)為主的企業(yè)。企業(yè)注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實繳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