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變喪事,新郎變浮尸,究竟為何?
29歲的周某在人生大喜之日,卻只留下一句:“我從來沒有受過這么大的委屈,我不結這婚了。”隨后便躍入河中,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他的遺體被撈出并安葬后,女方最終退還了全部彩禮,一段塵封的悲劇才逐漸浮出水面:男方家庭傾其所有,湊齊了18.8萬元彩禮,并購置婚房與車輛,只為成全一場婚姻。
可令人費解的是,女方收下錢財后,卻始終拒絕辦理結婚登記。是另有隱情,還是貪圖利益?這場看似圓滿的訂婚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裂痕?
而新郎又為何選擇以如此決絕的方式終結一切?
婚禮當日新郎投河
10月3日,“結婚當天新郎跳河自殺”這一消息迅速引爆網(wǎng)絡熱搜。
無數(shù)人震驚于這樣的情節(jié)——本該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刻,為何會演變成一場無法挽回的悲???究竟是怎樣的壓力,讓一個年輕人選擇用死亡來逃離?
事發(fā)當天,陜西連日降雨,河水上漲迅猛,水流異常湍急。救援隊伍第一時間展開搜救,但因環(huán)境復雜,連續(xù)多日一無所獲。
直到第六天,才終于從水中打撈起一具尸體。憑借身上尚未脫下的紅色喜服和衣物上繡著的名字,親屬才確認此人正是失蹤的新郎周某。
面對兒子冰冷的遺體,周父周母幾近崩潰。原本滿心歡喜籌備的婚禮,一夜之間成了撕心裂肺的葬禮。
據(jù)周某表姐回憶,事發(fā)時她緊隨其后追趕,卻沒能追上。
她在事后泣不成聲:“如果我能跑得再快一點就好了……我眼睜睜看著他跳下去,卻什么都做不了。”那一刻,她只能無助地站在橋邊,看著親人消失在激流之中。
許多人至今困惑:為何一位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男人,會在最關鍵的時刻走向毀滅?婚禮當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一場不被看好的婚禮
據(jù)周某父母回憶,兒子與新娘李某原為同學關系,兩人相戀長達八年。
然而,周家父母一直對李某心存芥蒂。他們認為李某性格強勢,凡事必須依她的意思來,稍有不如意便情緒失控,言辭激烈。
而周某則完全不同,他溫和內斂,脾氣極好,習慣性遷就他人。
在這段感情中,多年來一直是他在默默忍讓。
盡管心中不滿,但考慮到孩子已成年,且感情穩(wěn)定,周父周母最終選擇了尊重。
隨著年齡增長,兩人進入談婚論嫁階段。經(jīng)過協(xié)商,女方提出要求:18.8萬元彩禮、一套房產(chǎn)、一輛新車以及“六金”首飾。
對于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而言,這筆支出近乎天文數(shù)字。但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周家咬牙承擔,幾乎掏空積蓄。
2023年10月,雙方完成訂婚儀式,女方也如數(shù)接收了彩禮。
此后,男方多次提議領取結婚證,卻屢遭推諉。
起初,李某以體型偏胖、拍照不好看為由婉拒,稱希望在鏡頭前呈現(xiàn)最美的狀態(tài)。出于理解,周家人同意等待。
一段時間后,李某體重有所下降,但當周某再次提起領證時,她又改口稱正在備考研究生,擔心婚姻狀況影響未來求職面試。
她強調現(xiàn)階段需專注學業(yè),不愿被世俗瑣事干擾。
周某聽后覺得也有道理,便又一次將登記之事擱置。
可隨著時間推移,兩人已定親兩年有余,房子買了,車也落在李某名下,婚期臨近,周家開始籌備正式婚禮。
誰也沒想到,這場婚禮竟成了壓垮周某的最后一根稻草。
情侶婚前爭執(zhí)并不罕見,但像這般釀成命案的情況實屬罕見。
臨近婚期,周某獨自承擔大量準備工作:預訂酒店、選購婚紗、安排婚車、協(xié)調流程……事無巨細皆由他操辦。
10月2日,按當?shù)亓曀?,女方家中先行設宴。李某突然打電話,要求周某帶伴郎團前往敬酒。
周某父母對此頗為不解,本想勸阻,卻被李某在電話中嚴厲斥責。
無奈之下,周某只得帶著朋友前往女方家中。然而到場后發(fā)現(xiàn),女方親戚寥寥無幾,反而讓他們幫忙搬桌椅、擺酒席。
一邊干活,一邊還要承受李某不斷的指責。在兄弟面前顏面盡失,更令他難堪的是,辛苦勞作一天,幾人竟未吃上一口熱飯。
這讓周某內心積怨?jié)u深。
但他仍告訴自己:再忍一忍,馬上就要結婚了。
次日凌晨,在去取婚紗的路上,兩人再度爆發(fā)激烈爭吵。
直至天色微亮,周某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中。
父母察覺到他神情恍惚,追問之下得知前因后果,心疼不已。
可婚期已定,無法更改。按照女方規(guī)矩,接親需準備八樣禮品,結果到了現(xiàn)場卻發(fā)現(xiàn)少了四樣。
李某當即發(fā)難,堅決不肯上車。經(jīng)反復懇求,她才勉強答應出發(fā)。
不料接送其母親的車輛遲到片刻,李某母親竟撂下狠話:“這婚我不參加了!”
甚至在路上,她還不斷打電話給女兒,唆使她不要下車。
全程,李某口中未曾停歇,持續(xù)批評周某辦事不力,承諾的事為何做不到。
周某低頭沉默,如同一個犯錯的學生,內心壓抑至極。
抵達酒店后,李某果然聽從母親建議,執(zhí)意不下車。
眾多賓客圍觀之下,周家上下顏面掃地。
關鍵時刻,她又臨時索要兩萬元現(xiàn)金。
周某父母含淚答應,再次掏出積蓄填補缺口。
周某看著年邁雙親低聲下氣的模樣,想到這些日子的委屈與掙扎,忍不住淚流滿面。
表姐見狀急忙安慰:“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能哭啊?!?/p>
他望著親人,哽咽道:“我真的撐不住了,從沒經(jīng)歷過這樣的羞辱?!?/p>
話音未落,他猛然起身,沖出門外。
眾人愣住數(shù)秒,隨即反應過來追趕。
但他奔跑速度極快,轉眼間已沖上大橋,沒有任何遲疑,縱身躍入洶涌河流。
岸邊的人群瞬間陷入死寂。
雙方和解,不再追究
整整六天,周某父母日夜守候河邊,以淚洗面。第六日清晨,遺體終于被打撈上岸。
那件象征喜慶的紅色婚服,依舊穿在他冰冷的身體上。
事件發(fā)生后,兩家激烈爭執(zhí)。周家痛失獨子,悲慟欲絕;而李某家人卻認為,不過是些許摩擦,周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難堪家庭重任。
他們并未意識到,長期的語言壓迫與情感控制,早已將一個人的精神逼至極限。
李某的強勢與母親的干涉,一步步將這段關系推向深淵。
最終,在多方調解下,女方退還全部彩禮,周家亦放棄追責。
有人質疑:一條鮮活生命就此消逝,難道不該討個說法嗎?
可即便追究又能如何?失去的兒子再也回不來了。
或許唯有此刻,李某一家才真正體會到一絲良心不安。
這起悲劇警示世人:婚姻應建立在平等與溝通之上,雙方理應坦誠協(xié)商,莫讓喜事淪為傷痛。
同時提醒父母,適度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過度干預往往適得其反。
參考鏈接:29歲男子婚禮當天跳河引關注,新郎家屬稱準備領證時女方多次推辭 瀟湘晨報新郎婚禮當天跳河身亡,其父最新發(fā)聲 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