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新能源汽車,需要幾千顆芯片,可能是傳統(tǒng)油車的10倍。
而這些芯片中,種類非常多,有大的芯片,也有一些小的芯片,而其中最注重性能,最貴的兩顆芯片,應(yīng)該就是智能座艙芯片,和自動駕駛芯片了。
并且這兩顆芯片,一直以來,都被國外巨頭壟斷著,國內(nèi)的新能源汽車,大多都是采用進口芯片。
以智能座艙芯片為例,一直以來,就是被高通壟斷著的,就像手機芯片被高通壟斷的一樣,甚至還更嚴重。
高通基于驍龍手機芯片,再進行改進,重新進行車規(guī)級封裝,就成了驍龍座艙芯片。
而智能座艙,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智能設(shè)備,特別是國內(nèi)的一些車企,很多都是基于開源安卓系統(tǒng)修改而來,自然使用高通的芯片,就順理成章了。
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1-7月份,國內(nèi)市場(不含進出口)的乘用車裝了座艙芯片的汽車高達400多萬輛,總的芯片裝機量達到了491萬顆。
其中高通的芯片使用量高達3660753 顆,占比高達74.5%,高居國內(nèi)整個座艙芯片的榜首,并且是斷崖式的領(lǐng)先。
然后再是AMD,其芯片的裝機量為311880顆,份額占比為6.3%,再是華為,裝機量為277874顆,占比為5.7%。
其中AMD的芯片,主要是特斯拉在使用,而華為的芯片,主要是鴻蒙智行的汽車在使用,當然也有一些非鴻蒙智行,但使用了鴻蒙座艙的汽車,也在使用華為芯片。
而總的來看,國產(chǎn)芯片的占比可能只有10%左右,所以國產(chǎn)芯片加起來,都只有高通的七分之一。
不過唯一好消息是,在35萬+的智能汽車上,華為麒麟芯片的份額,超過了高通,成為了第一名,因為華為鴻蒙智行系列,特別是問界M8、M9、享界S9、尊界S900等系列華為系汽車,在35萬+的市場,銷量非常好,遠超過了使用高通芯片的汽車。
但不管怎么樣,目前整個座艙芯片市場,還是形勢嚴峻的,國產(chǎn)汽車非常還是高度依賴高通,這不得不說還是一個較大的隱患,需要大家盡快進行國產(chǎn)替代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