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陌
《招魂4:終章》上了,口碑雖然一般,不過很值得詳細說說。
自從導演從溫子仁變?yōu)檫~克爾·查維斯,系列的核心精神已經變了。以前是一種純粹注重氛圍營造的恐怖片,現在更像側重角色驅動的情感劇,尤其是《終章》更是這樣。
《招魂4:終章》
《終章》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86年,半退休狀態(tài)的沃倫夫婦,被卷入了賓州的斯穆爾鬧鬼事件。影片的敘事融入了一面來自沃倫夫婦1964年首個案件的古董鬼鏡,構建出一個循環(huán)結構,使得他們職業(yè)生涯的起點和終點,聯(lián)系了起來。
艾德與羅琳之間充滿愛意的關系,仍然是影片的情感核心。他們對彼此的忠誠,一直是對抗邪惡的最強武器。
更重要的是,影片將大量筆墨用于描繪沃倫夫婦現已成年的女兒朱迪及其未婚夫托尼·斯佩拉。查維斯是想將朱迪的婚姻作為一種隱喻,象征著沃倫夫婦(以及觀眾)正在告別并送走她。
如果從沃倫夫婦的銀幕終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片的情感分量是足夠的,但是恐怖橋段的確是有點老套,或者說公式化,畢竟鬼屋把戲就那幾招,和系列前期相比的話,恐懼感和樂趣感,肯定是下降了很多。
最初的《招魂》是因為高明的恐怖技巧成功的,只不過它是一部恰好以家庭為主角的恐怖片。隨著系列的推進,尤其是在查維斯的執(zhí)導下,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沃倫夫婦的關系和家庭戲劇上?!督K章》更多是一個關于告別和親子關系的故事。
換句話說,以前它是發(fā)生在家庭環(huán)境的恐怖片,現在它是有恐怖元素的家庭片。
所以有一部分觀眾為影片感動,但純粹的恐怖片愛好者幾乎都會覺得失望。
這個系列能成,還是要歸功于溫子仁。他說過自己是1970年代經典恐怖電影的愛好者,創(chuàng)作時引用了如《猛鬼屋》和《無辜的人》之類的古典恐怖片,作為他恐怖手法的靈感來源。他這樣做,是想擺脫因《電鋸驚魂》而被貼上的酷刑色情標簽,證明自己能夠駕馭懸疑和氛圍驅動的恐怖片。
溫子仁很擅長精心設計的、流暢的攝影機運動,尤其是長鏡頭追蹤。他運用這些技巧不僅僅是為了視覺奇觀,更是為了向觀眾建立房屋的地理結構,使他們在空間上有所定位,為后續(xù)的驚嚇做好鋪墊。
《招魂》
這種技術創(chuàng)造了一種主觀鏡頭,既讓觀眾迷失方向,又引領他們走向突發(fā)驚嚇,使觀眾成為發(fā)現恐怖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
他的攝影機能夠巧妙地將人類角色去中心化,賦予畫面中的死寂空間和非人物質能動性,從而使環(huán)境本身散發(fā)出一種惡意。
在溫子仁看來,所謂jump scare是一門被誤解的高難度技術。他在《招魂》中標志性的驚嚇場面,并非廉價的伎倆,而是經過敘事鋪墊后水到渠成的爆發(fā)。
他的做法是在影片早期便引入母題游戲,并經過多個場景來逐步發(fā)展它。再利用觀眾對恐怖片套路的熟悉感來反制他們,他可能設置一個視覺驚嚇,最終卻以聽覺驚嚇呈現,或者將威脅置于觀眾視線之外的角落。驚嚇是源于故事的內在邏輯,比如家庭游戲、被詛咒的物品,而非突然跳出來的外部沖擊。
但現在查維斯才是這個系列的實際操刀人了。
查維斯的首要關注點還是角色,是情感。他強調和演員活在鏡頭里,以建立情感連接,并相信有情感投入才能讓后續(xù)的驚嚇更具沖擊力。他的恐怖宇宙,本質上是面對巨大邪惡時的積極關系,也是關于信仰的故事。
在視覺風格上,他的視覺風格體現在多用黑暗、剪影以及紅色和橙色等暖色調。他的影響來源就不是70年代的經典恐怖片了,而是90年代及21世紀初的恐怖片,比如薩姆·雷米的《鬼玩人》以及《惡魔》等經典超自然驚悚片的影響。對于驚嚇場面,查維斯認為《招魂》系列的驚嚇本質上是有趣的,根植于游戲和玩具。
還記得2013年《招魂》面世時,影迷都說《驅魔人》式的經典恐怖片回來了。它也標志著主流恐怖片從溫子仁自己參與普及的「酷刑色情」亞類型,重新轉向以氛圍、克制和超自然恐懼為中心的風格。
影片的巨大成功催生了「招魂宇宙」,該宇宙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恐怖片系列,有統(tǒng)計,系列總票房超過27億美元。好萊塢發(fā)現,恐怖宇宙的吸金能力,竟然堪比超級英雄。溫子仁風格的成功也引來了眾多模仿者,在2010年代的主流恐怖片中形成了一種以鬼屋、惡魔附身和精心設計的jump scare為主導的美學,即「溫子仁效應」。
「招魂宇宙」始終圍繞著家庭受襲這個核心結構。終極的邪惡是惡魔力量對傳統(tǒng)家庭單位的摧毀,而終極的善良則是家庭的恢復。
基督教,特別是天主教,不僅是影片的文化背景,更是對抗邪惡的核心意識形態(tài)和實用武器。沃倫夫婦的信仰是他們最鋒利的工具。宗教對白和圣像,比如十字架、念珠之類,被持續(xù)用作字面意義上的防御機制。
從文化角度看,這個系列越來越宣揚宗教保守主義,還有異性戀正統(tǒng)世界觀。它頌揚父權制、刻板的性別角色,以及基督教信仰作為通往救贖的唯一途徑。有人說它幾乎等于傳教電影,因為片中上帝是真實的,惡魔也真實存在,而基督教儀式就是魔法。
所以它的內核其實是矛盾的,一方面它利用了真實故事這個噱頭,另一方面又向世俗化的現代觀眾推銷一個以虔誠天主教世界觀為框架的敘事。正是在這種世俗懷疑主義與宗教信仰之間的模糊地帶,「招魂宇宙」找到了其力量的源泉。
它邀請一個現代的、憤世嫉俗的觀眾進入一個信仰是客觀、強大力量的世界。通過將其超自然虛構植根于「真實」事件,它巧妙地繞過了觀眾的不信任感。觀眾不必是信徒也能被電影嚇到,但電影的內在邏輯卻反復重申,宗教才是唯一的答案。這創(chuàng)造了一個強大的、自成一體的意識形態(tài)閉環(huán)。
「招魂宇宙」當然還可以續(xù)寫,不過我的直覺告訴我,恐怖片的風潮已經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