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jīng)八卦(ID:caijingbagua)
引言:一二線城市的都市白領(lǐng)、打工人即便月薪兩萬,即便公司就在CBD的高檔寫字樓,但一日三餐是不敢去商場吃香喝辣的,頂多到B1層吃。
他們的工作餐通常交給“沙縣小吃”、江西小炒、蘭州拉面、隆江豬腳飯或者一些平價的餐飲品牌。
而藏在商圈附近街道的“蓋碼飯”店開始成為都市白領(lǐng)、打工人的“秘密飯點”。
新晉“網(wǎng)紅”蓋碼飯
成為都市白領(lǐng)、打工人的心頭好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潮汕有牛肉湯粉,蘭州有蘭州拉面,河南有燴面,而湖南則有蓋碼飯,且還有“湖南薩利亞”的稱號。
蓋碼飯菜如其名,就是將炒好的菜直接“碼”、“澆”在米飯上,而至于炒什么菜則是由顧客自己選擇,有葷有素,價格不等。
其實不止湖南有蓋碼飯,北方尤其是東北、西北也有類似的,但北方通常叫“蓋澆飯”。
但只是表面相似,實際的炒法卻不一樣。
所以蓋碼飯、蓋澆飯也如粽子、豆花一樣,在網(wǎng)友之間也是吵的不可開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南方蓋碼飯,北方蓋澆飯,兩者看似兄弟,實為路人。
一個講究蓋碼分明,小鍋猛炒,一個講究淀粉膠黏,一鍋出再分裝。
什么蓋碼飯,我們北方就叫蓋飯,大米蒙上菜,簡單的很。
我們這邊叫蓋澆飯,還有鐵板的蓋澆飯,帶點焦焦的鍋巴香得不得了。
但和薩莉亞不同的是,薩莉亞雖然便宜,但大眾都知道其是預(yù)制菜。
蓋碼飯便宜,但卻不是預(yù)制菜。
現(xiàn)在隨便下個館子,兩菜一湯、三菜一湯怎樣都要50元到100元不等,但蓋碼飯卻只花五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吃到猛火現(xiàn)鈔的兩菜一湯或三菜一湯。
而且,很多蓋碼飯和江西小炒一樣,多是個體戶也就是夫妻店,你可以當(dāng)場現(xiàn)點現(xiàn)吃。
這對吃慣“預(yù)制菜”外賣的打工人以及都市白領(lǐng)來說,蓋碼飯簡直是點“外賣榜一”了。
不過因為出餐速度很快,所以也有很多人對蓋碼飯存在質(zhì)疑,即便老板掛出“絕對不是預(yù)制菜”,但因為廚房看不見,摘不掉被懷疑的帽子。
機器人炒的菜
是不是預(yù)制菜?
但猛火現(xiàn)炒除了夫妻店外,如果是一些連鎖品牌開的店,像霸碗、蓋碼幫、碼堂等,但這些連鎖品牌的“蓋碼飯”,一般不是廚師現(xiàn)炒,多是用“機器人”炒飯,也就是“炒菜機”。
那么,問題就來了?機炒的蓋碼飯算不算預(yù)制菜呢?
對于消費者來說,只要“新鮮”,食材當(dāng)天現(xiàn)洗現(xiàn)做,就不算是“預(yù)制菜”。
但“機炒”的味道和廚師炒的還是有區(qū)別,現(xiàn)炒火候的大小也不一樣,調(diào)料的順序都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
像肉類去腥還要先放姜蔥焯水,什么牛肉、鴨肉、雞肉、排骨都是這么個做法。
即便如此,還是很少人反對,畢竟十幾二十元的價格還要什么“自行車”。
現(xiàn)在一提“預(yù)制菜”,大家都很害怕,對比之下,“炒菜機”的菜就沒那么可怕了。
對于餐飲品牌來說,“炒菜機”不僅可以補足廚師崗位的缺失,比如有些廚師脾氣大,說不干就不干,而餐飲沒有大廚的坐鎮(zhèn),肯定會亂成一堆。
而“炒菜機”可以說24小時都隨時待命,但“炒菜機”也有缺陷,那就是洗菜、切菜的過程還是需要人為操作。
對于餐飲企業(yè)來說,大廚掌勺不可替代,但洗菜切菜是沒有技術(shù)活的工種,所以利大于弊。
但對于消費者來說,花幾十元可以吃“炒菜機”做的菜,但花幾百元還吃“炒菜機”做的菜那就不現(xiàn)實了。
像蓋碼飯這種十幾、二十元的快餐,用“炒菜機”能接受,而很多蓋碼飯小店也用的“炒菜機”出餐。
很多知名餐飲品牌有用“機器人”當(dāng)服務(wù)員送菜,但以前沒用“機器人”炒菜,現(xiàn)在紛紛也公開計劃將用“炒菜機”炒菜,像小菜園、老娘舅、老鄉(xiāng)雞等。
眾多餐飲品牌支持“炒菜機”
相關(guān)科技公司“狼多肉少”
但也有部分餐飲品牌不敢用“機器人”炒菜,畢竟他們害怕消費者知道是“機炒菜”后,就不會再去他們的店里吃飯了。
餐飲企業(yè)的需求就導(dǎo)致了炒菜機行業(yè)的擴張,現(xiàn)在做“炒菜機”的公司還不少,像圈內(nèi)小有名氣的“橡鹿科技”,背后有不少“金主”支持,如京東、騰訊、IDG、源碼等金融機構(gòu),雖然還沒上市,但2024年已經(jīng)賣出超萬臺自動炒菜的設(shè)備。
小眾品牌賣的好的也有像“星廚”,是添可旗下子品牌,沒想到這個冷門的牌子,2024年一年也就賣四五百臺。
但2025年上半年銷量小漲,半年銷量高達(dá)1000臺,對比大牌這個業(yè)績不怎么樣,但對比品牌自己過往的業(yè)績,也算有所進(jìn)步了。
不只是餐飲品牌對炒菜機有需求,其實很多家庭主婦對炒菜機的需求也大,至少可以頂半個保姆了。
還有一些打工人、白領(lǐng),一天上班已經(jīng)夠累了,回家還要做飯就心累,有些寧愿天天吃公司食堂。
炒菜機的崛起也解決了他們部分的難題,但是家庭主婦也好,家庭“煮夫”也好,買菜、洗菜、切菜的過程一個都不能少。
炒菜機對于家庭來說,除了油煙可以避免一些,其實省不了多少時間。
蓋碼飯“巨頭”開始崛起
一片藍(lán)海即將變紅海
從2023年開始,蓋碼飯就來勢洶洶。
而蓋碼中也不乏有多個“巨頭”,像霸碗、狀元派、 德天順等。
其中,霸碗的擴張速度,可以和老鄉(xiāng)雞、鄉(xiāng)村基等已經(jīng)打出名氣的餐飲品牌媲美了。
霸碗是湘企,2017年成立到現(xiàn)在也就8年,但門店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550家,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霸碗”的招牌,尤其是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
南北方都有店,不管是深圳還是北京,以蓋碼飯拿捏住打工人的胃,一年甚至能賣700萬份,果然不是餐飲行業(yè)進(jìn)入寒冬,餐飲不能教育市場,市場需要什么,餐飲品牌則要出什么。
蓋碼飯這一“菜系”現(xiàn)在可以說是一片藍(lán)海,前面有“老大哥”,后面就跟著“二哥”、“三弟”,而“狀元派”就是“二哥”,“耿大叔·擂椒蓋碼飯”則是“三弟”。
“二哥”目前在全國的門店數(shù)量也不容小覷,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500家!而“三弟”則和“二哥”你追我干,耿大叔也目前也開出了530多家門店。
而在2023年,狀元派才 300來家,這擴張的速度算是很猛了!
德天順的蓋碼飯則被稱為“蓋碼飯中的愛馬仕”,不僅價格稍微貴點,檔次也稍微高一點,目前門店只有18家,但實力也不弱,一直在湖南長沙很本分,現(xiàn)在也開到廣東深圳了。
除了這些,廣東也有自己的“蓋碼飯”,像湘奶奶蓋碼飯,就是東莞的牌子,這個名字也是很蹭奢侈品牌“香奈兒”了,畢竟“香奈兒”也人稱“香奶奶”,屬于是玩了一個諧音梗了。
不過蓋碼飯只是名字新穎一些,但菜的本質(zhì)還是湘菜為主,像小炒黃牛、爆炒肥腸、茄子肉末、香干炒肉等。
蓋碼飯價格不一
一份十幾元到20元不等
在霸碗里想吃16元的蓋碼飯,只能吃肉末土豆絲。
一般20元以上才可以吃到拼盤,如22元可以吃到香干炒肉和外婆菜炒蛋,23元則可以吃到西紅柿、辣椒炒肉等。
對比同行,價格不上不下,北京農(nóng)耕記的蓋碗飯,像便宜的也要27元左右,如紫茄子肉沫飯,脆筍炒肉蓋碼飯則要35元左右。
而湘奶奶的蓋碼飯均價18元左右,若要喝湯則要再加錢。
所以蓋碼飯也是豐儉由人,對于個人來說不貴,但對于團體或家庭聚餐來說,其實加起來的價格也可以吃一頓大餐了。
萬萬沒想到,蓋碼飯成為他們新晉的網(wǎng)紅“工作餐”,便宜又大碗,營養(yǎng)又豐富,人均二十元的蓋碼飯,有菜還有配湯,實現(xiàn)了都市白領(lǐng)“營養(yǎng)工作餐”的自由。
對于需要身材管理的打工人來說,蓋碼飯雖然沒有輕食餐輕油、輕鹽,但“碳水”的快樂是“白人飯”所不能比的。
而且毫不夸張,點一份輕食餐就可以點兩份蓋碼飯了,在能量的補給上,蓋碼飯也是輕食餐的N倍。
只賣蓋碼飯看起來很單一,所以很多餐飲企業(yè)即便賣蓋碼飯,但也有其他小吃、湯類、飲品等,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再怎么變化也還是貼著“快餐”標(biāo)簽。
消費者對“預(yù)制菜”的恐懼,讓現(xiàn)炒、快餐、簡餐都得到資本的青睞,然后就是瘋狂的擴張,品牌一個接一個崛起,門店一個接一個開。
但餐飲一旦過度追求門店規(guī)模以及品牌融資,忽略了食客的真實需求,美味價格還合適的美食永遠(yuǎn)是餐飲的常青樹。
對此,你怎么看?請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