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男大當婚”,可如今這婚,好像沒那么好結了。特別是很多男的心里憋屈:我爸那輩兒,家里窮得叮當響,照樣能把媳婦娶進門。輪到我,車子有了,房子也買了,怎么找個對象就這么難?這應該是當下許多人的困惑:以前窮光蛋也能娶媳婦,現(xiàn)在有車有房還打光棍?
1. 以前結婚是“搭伙過日子”,現(xiàn)在結婚是“追求好日子”
以前:日子苦,一個人單打獨斗太難。結婚,說白了就是找個伴兒,一起干活、一起吃苦、一起把日子撐下去。大家要求沒那么高,能吃飽穿暖,人老實肯干,差不多就得了。“將就”是常態(tài),因為生存是第一位的。現(xiàn)在:生活好了,大部分人餓不著凍不著。結婚不再是為了“活下去”,而是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開心”。
大家不光看你有車有房(這只是基本門檻),更看重倆人能不能聊到一塊兒去。三觀合不合,在一起開不開心,有沒有共同語言。光有物質不行,還得有“感覺”,有“精神共鳴”,要求自然就高了。
2. 女人自己能掙錢了,腰桿子硬了
自給自足,這是最關鍵的變化之一!
以前:很多女性沒什么經濟來源,嫁人幾乎是唯一出路。為了生存,即使對方條件差點,為了有個依靠,也可能會嫁。選擇權相對小。現(xiàn)在:姑娘自己能賺錢,能養(yǎng)活自己,甚至過得很好。她們不再需要靠嫁人來解決吃飯問題。
找對象,純粹是為了找個情投意合、能互相扶持、讓生活錦上添花的伴侶。如果找不到滿意的,人家寧愿單著,也不想委屈自己“湊合”。所以,她們對男方的要求,不僅僅是物質基礎,更看重性格、人品、責任感、尊重、是否聊得來這些“軟實力”。
3. 圈子小了,認識人難了
以前:在老家、村里、單位,街坊鄰居、七大姑八大姨都認識。信息相對透明,誰家小伙姑娘什么情況,知根知底。相親介紹也靠譜,圈子固定,容易配對?,F(xiàn)在:大家都往城里跑,住進高樓大廈,鄰居可能都不認識。
工作忙成狗,社交圈反而變小了。認識新朋友,尤其是靠譜的異性,變得很難。相親市場魚龍混雜,網上交友又不靠譜。光有車有房,沒人看見、沒人了解你這個人,也白搭。酒香也怕巷子深??!
4. 眼光“變高”了?其實是信息爆炸鬧的
以前:大家接觸到的信息有限,看到的也就是周圍十里八村的人和事對“好對象”的標準比較現(xiàn)實、接地氣。現(xiàn)在:手機一刷,抖音、小紅書、微博,到處都是帥哥美女、甜蜜愛情、精致生活??炊嗔?,不自覺就會拿來跟現(xiàn)實比較??傆X得“別人家的對象”那么好,自己也得找個那樣的。
無形中就把期待值拉高了,看身邊“有車有房”的普通小伙,總覺得“還差點意思”。其實網上的東西,濾鏡太重,水分太大!以前窮也能結婚,是因為那時候結婚是為了“活下去”,大家要求低,女性選擇少?,F(xiàn)在有車有房還難找對象,是因為大家想“活得好”,女性有資本挑,而且挑的不僅僅是“硬件”,更看重“軟件”和相處的感覺。
時代變了,找對象的“游戲規(guī)則”也變了。光抱怨沒用,理解這背后的變化,努力提升自己(尤其是內在和相處能力)。擴大靠譜的社交圈,調整好心態(tài),可能比光盯著車和房更有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